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

利用室内排风能量对空气源热泵结霜抑制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1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环境问题第9页
        1.1.2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第9-10页
        1.1.3 我国建筑能耗现状第10页
    1.2 空气源热泵结霜及全热回收装置结霜问题第10-12页
        1.2.1 空气源热泵结霜问题第10-11页
        1.2.2 全热回收装置结霜问题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20页
        1.3.1 空气源热泵结霜的研究第12-17页
        1.3.2 全热回收装置结霜研究第17-20页
        1.3.3 空气源热泵与室内排风热回收相结合的研究第20页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20-21页
第二章 室内排风能量对空气源热泵结霜概率的影响第21-33页
    2.1 空气源热泵理论结霜区域第21-25页
        2.1.1 空气与室外换热器换热过程第21-22页
        2.1.2 利用室内排风能量的空气源热泵系统理论结霜区域计算第22-25页
    2.2 利用室内排风能量对空气源热泵结霜的改善情况第25-31页
    2.3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三章 利用室内排风能量的空气源热泵数值计算模型第33-45页
    3.1 利用室内排风能量的空气源热泵基本原理第33-36页
    3.2 空气混合干燥装置算法第36页
    3.3 室外换热器算法第36-41页
        3.3.1 室外换热器换热分析第36-41页
        3.3.2 室外换热器稳态换热计算流程第41页
    3.4 制冷剂质量流量计算流程第41-42页
    3.5 压缩机耗功计算第42-43页
    3.6 利用室内排风能量的空气源热泵系统数值计算流程第43-44页
    3.7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利用室内排风能量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实验研究第45-55页
    4.1 实验系统介绍第45-50页
        4.1.1 实验原理图第45-46页
        4.1.2 实验装置第46-47页
        4.1.3 测试装置第47-50页
        4.1.4 测点布置第50页
    4.2 实验步骤第50-53页
        4.2.1 实验前准备工作第50-52页
        4.2.2 实验操作流程第52-53页
    4.3 实验工况设计第53页
    4.4 实验数据处理第53-55页
        4.4.1 室外机通风量第53-54页
        4.4.2 室内排风速度第54页
        4.4.3 室外机结霜量第54-55页
第五章 实验及数值计算结果分析第55-63页
    5.1 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第55-58页
    5.2 联合室内排风法在各结霜区域应用效果分析第58-62页
        5.2.1 环境工况A(环境干球温度 0℃、相对湿度 80%)第58-60页
        5.2.2 环境工况B(环境干球温度 10℃、相对湿度 80%)第60-62页
        5.2.3 环境工况C、D(环境干球温度分为 0℃和 10℃、相对湿度 50%)第62页
    5.3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6.1 结论第63-64页
    6.2 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1页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1-73页
致谢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辐射板表面温度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下一篇:基于可持续理论的长沙后湖艺术区旧建筑再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