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20年的回顾与反思(1995-2015)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1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 相关文献综述第10-13页
        1.2.1 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2 研究述评第13页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13页
        1.3.1 研究目的第13页
        1.3.2 研究内容第13页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3-15页
        1.4.1 研究思路第13-14页
        1.4.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5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第15页
        1.5.1 研究的难点第15页
        1.5.2 研究的创新点第15页
    1.6 相关概念的理解第15-17页
        1.6.1 高等教育强国与高等教育改革第15-17页
2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重大战略出台的历史背景第17-21页
    2.1 国际背景第17-18页
        2.1.1 国力竞争更多体现为高等教育竞争第17-18页
        2.1.2 国际高等教育质量竞争更加激烈第18页
    2.2 国内背景第18-21页
        2.2.1 人民期盼良好教育第18-19页
        2.2.2 高等教育质量有待提高第19-20页
        2.2.3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需求第20-21页
3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20年的举措回顾第21-51页
    3.1“211 工程”第21-31页
        3.1.1“211 工程”的出台背景第21-24页
        3.1.2“211 工程”的实施情况第24-26页
        3.1.3“211 工程”的建设成效第26-31页
    3.2“985 工程”第31-39页
        3.2.1“985 工程”的出台背景第31-32页
        3.2.2“985 工程”的实施情况第32-34页
        3.2.3“985 工程”的建设成效第34-39页
    3.3“2011 协同创新计划”第39-44页
        3.3.1“2011 计划”的出台背景第39-40页
        3.3.2“2011 计划”的实施情况第40-42页
        3.3.3“2011 计划”的建设成效第42-44页
    3.4“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第44-46页
        3.4.1“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的出台背景第44-45页
        3.4.2“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建设总体方案第45页
        3.4.3“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建设实施办法第45-46页
    3.5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20年的鲜明特点第46-51页
        3.5.1 鲜明的层次性特点第46-47页
        3.5.2 鲜明的阶段性特点第47-48页
        3.5.3 鲜明的主导性特点第48-51页
4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20年的问题反思第51-63页
    4.1 大学运行逻辑错位第51-53页
        4.1.1 国家意志强力主导第51-52页
        4.1.2 行政权力越位学术权力第52-53页
    4.2 大学职能发展不协调第53-56页
        4.2.1 教学与科研相分离第53-54页
        4.2.2 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第54页
        4.2.3 服务社会质量有待提高第54-55页
        4.2.4 文化传承与创新质量有待提高第55-56页
    4.3 大学发展缺乏自身特色第56-63页
        4.3.1 大学定位盲目追求“高、大、全”第56-58页
        4.3.2 大学学科发展同一化第58-60页
        4.3.3 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化第60-63页
5 中国未来高等教育改革的改进策略第63-71页
    5.1 遵循大学发展内在逻辑第63-65页
        5.1.1 坚持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统一第63-64页
        5.1.2 坚持政府控制与大学自治的统一第64-65页
    5.2 坚持大学职能协调发展第65-67页
        5.2.1 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第65页
        5.2.2 坚持人才培养核心使命第65页
        5.2.3 履行社会服务神圣责任第65-66页
        5.2.4 重视文化传承与创新第66-67页
    5.3 打造大学自身特色第67-71页
        5.3.1 明确自身定位第67页
        5.3.2 发展特色学科第67-68页
        5.3.3 培养特色人才第68-71页
致谢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83页
附录第83页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3页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83页
    C.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论文奖项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构主义视角下“密苏里方法”对我国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启示
下一篇:我国省级区域地方普通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与区域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