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绪论 | 第8-11页 | 
| 一、龚自珍的史观和史学理论概述 | 第11-19页 | 
| (一) 衰世观和三世循环的渐变史观 | 第11-13页 | 
| (二) “六经皆史”和通今用古的史学社会功能思想 | 第13页 | 
| (三) “尊史”和史家修养的思想 | 第13-15页 | 
| (四) 文献考据思想和史著编撰理论 | 第15-19页 | 
| 二、龚自珍史论的经世治国思想 | 第19-25页 | 
| (一) 针对危机,主张变易改革富国保民 | 第19-21页 | 
| (二) 以史为鉴,主张史学经世治国 | 第21-22页 | 
| (三) 道、学、治合一,经、史、势一体 | 第22-25页 | 
| 三、龚自珍史地学的爱国思想 | 第25-32页 | 
| (一) 国家一统、民族团结观念 | 第25-28页 | 
| (二) 以边安边、防御侵略思想 | 第28-32页 | 
| 四、龚自珍掌故学的经世思想 | 第32-42页 | 
| (一) 龚氏掌故学的研究概况 | 第32-34页 | 
| (二) 龚氏掌故之学的史学范畴和地位 | 第34-39页 | 
| (三) 龚氏掌故的当朝史意义和经世治略思想 | 第39-42页 | 
| 五、龚自珍的诗史思想 | 第42-52页 | 
| (一) 龚自珍之称“诗史” | 第42-44页 | 
| (二) 龚自珍之诗与史合 | 第44-46页 | 
| (三) 自传体史诗:《已亥杂诗》 | 第46-49页 | 
| (四) 龚自珍诗史之影响 | 第49-52页 | 
| 六、龚自珍的谱学理论 | 第52-61页 | 
| (一) 谱宗溯源论:大本大原皆黄、炎 | 第52-54页 | 
| (二) 修谱动因论:“欲其子若孙必贤也”之私心 | 第54-55页 | 
| (三) 谱学功能论:家道(家法家训)二术立则谱乘举 | 第55-58页 | 
| (四) 谱学方法论:谱传义例强调不以宗废,贤贤也 | 第58-61页 | 
| 余论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 后记 | 第65-66页 | 
| 附:本人读研期间学术成果一览表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