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1.2.1 政府会计 | 第13-14页 |
1.2.2 政府财务报告 | 第14-15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1.3.1 关于政府财务报告目标的相关研究 | 第15-17页 |
1.3.2 关于政府财务报告基础的相关研究 | 第17页 |
1.3.3 关于政府财务报告主体的相关研究 | 第17-18页 |
1.3.4 关于政府财务报告内容的相关研究 | 第18-19页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19-21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19-21页 |
第2章 我国政府财务报告的现状——以湖南省教育厅为例 | 第21-37页 |
2.1 湖南省教育厅基本概况 | 第21-24页 |
2.1.1 湖南省教育厅机构设置 | 第21-22页 |
2.1.2 湖南省教育厅财务核算体系 | 第22-23页 |
2.1.3 湖南省教育厅财务报告目标 | 第23-24页 |
2.2 湖南省教育厅财务报告内容 | 第24-33页 |
2.2.1 湖南省教育厅财务报告的信息范围 | 第24-26页 |
2.2.2 湖南省教育厅财务报告对资产和负债信息的披露 | 第26-29页 |
2.2.3 湖南省教育厅财务报告对收入和支出的披露 | 第29-32页 |
2.2.4 湖南省教育厅财务报告对基金的披露 | 第32-33页 |
2.3 湖南省教育厅财务报告凸显的问题 | 第33-37页 |
2.3.1 湖南省教育厅财务报告目标存在的问题 | 第33-35页 |
2.3.2 湖南省教育厅财务报告核算基础存在的问题 | 第35页 |
2.3.3 湖南省教育厅财务报告内容存在的问题 | 第35-37页 |
第3章 中美两国政府财务报告的比较分析 | 第37-49页 |
3.1 美国政府财务报告体系 | 第37-41页 |
3.1.1 美国政府财务报告现状 | 第37-38页 |
3.1.2 美国政府财务报告体系的主要特征 | 第38-41页 |
3.2 中美两国政府财务报告的比较 | 第41-46页 |
3.2.1 政府财务报告目标设定的比较 | 第41页 |
3.2.2 政府财务报告核算基础的比较 | 第41-42页 |
3.2.3 政府财务报告主体的比较 | 第42页 |
3.2.4 政府财务报告内容的比较 | 第42-46页 |
3.3 美国政府财务报告模式的主要借鉴 | 第46-49页 |
3.3.1 充分地关注其他信息使用者对政府财务信息的需要 | 第46页 |
3.3.2 渐进式引入权责发生制 | 第46-47页 |
3.3.3 完善基金报告主体 | 第47页 |
3.3.4 提供反映财务业绩分析和成本核算的信息 | 第47-49页 |
第4章 我国政府财务报告的改进 | 第49-62页 |
4.1 明晰政府财务报告的目标 | 第49-50页 |
4.1.1 政府财务报告目标的定位 | 第49-50页 |
4.1.2 湖南省教育厅的财务报告目标 | 第50页 |
4.2 渐进式地转变政府财务报告的核算基础 | 第50-52页 |
4.2.1 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的优势 | 第50-51页 |
4.2.2 湖南省教育厅会计基础转变的阶段实施方法 | 第51-52页 |
4.3 合理引进以基金为报告主体的双主体模式 | 第52-54页 |
4.3.1 基于我国现实情况引入基金主体 | 第52-53页 |
4.3.2 湖南省教育厅的基金报告主体 | 第53-54页 |
4.4 扩充政府财务报告的内容 | 第54-56页 |
4.4.1 对国际经验的借鉴和完善的方向 | 第54-55页 |
4.4.2 湖南省教育厅财务报告可扩充的具体内容 | 第55-56页 |
4.5 逐渐完善政府财务报告体系 | 第56-62页 |
4.5.1 财务报告中报表种类的完善 | 第56-59页 |
4.5.2 湖南省教育厅财务报告体系的构建 | 第59-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