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城市棚户区改造中公众参与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1 绪论第9-33页
    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页
        1.2.2 现实意义第11页
    1.3 研究目的第11-12页
    1.4 文献综述第12-28页
        1.4.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2-19页
        1.4.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第19-28页
        1.4.3 研究综述小结第28页
    1.5 论文研究内容第28-29页
    1.6 论文研究方法第29-30页
        1.6.1 文献研究法第29页
        1.6.2 对比研究法第29页
        1.6.3 调查研究法第29-30页
        1.6.4 案例实证研究第30页
    1.7 论文的技术路线第30-33页
2 国外城市更新公众参与及机制现状第33-47页
    2.1 理论基础第33-35页
        2.1.1 治理理论第33页
        2.1.2 利益相关者理论第33-34页
        2.1.3 市民参与阶梯理论第34-35页
    2.2 国外城市更新公众参与的现状第35-36页
        2.2.1 公众参与发展历程第35页
        2.2.2 国外城市更新公众参与现状第35-36页
    2.3 国外城市更新公众参与案例第36-41页
        2.3.1 英国城市更新中的公众参与第37-38页
        2.3.2 美国城市更新中的公众参与第38-39页
        2.3.3 德国城市更新中的公众参与第39-41页
    2.4 国外城市更新公众参与机制总结第41-46页
        2.4.1 国外城市更新公众参与机制对比研究第41-42页
        2.4.2 国外城市更新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第42-44页
        2.4.3 城市更新参与主体角色定位及职能第44-45页
        2.4.4 公众参与制度设计第45-46页
    2.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3 我国城市棚户区改造中公众参与及机制现状第47-61页
    3.1 我国城市棚户区改造现状第47-48页
    3.2 城市棚户区改造中公众参与现状第48-51页
        3.2.1 公众参与意识薄弱、能力有限第48-49页
        3.2.2 公众参与多以自发参与为主第49-50页
        3.2.3 缺乏公众参与制度保障第50-51页
    3.3 城市棚户区改造中公众参与案例分析第51-57页
        3.3.1 成都市曹家巷改造公众参与第51-54页
        3.3.2 上海塘桥社区改造公众参与第54-56页
        3.3.3 案例总结第56-57页
    3.4 构建城市棚户区改造公众参与机制的思路和方向第57-59页
        3.4.1 构建城市棚户区改造公众参与机制的思路第58-59页
        3.4.2 构建城市棚户区改造公众参与机制的方向第59页
    3.5 本章小结第59-61页
4 我国城市棚户区改造中公众参与机制构建第61-73页
    4.1 城市棚户区改造机制优化第62-63页
        4.1.1 城市棚户区改造运行机制优化第62页
        4.1.2 城市棚户区改造参与主体的角色定位及职能优化第62-63页
    4.2 城市棚户区改造中公众参与的定位第63-65页
        4.2.1 城市棚户区改造中公众参与面临问题第63页
        4.2.2 城市棚户区改造中公众参与目的第63-64页
        4.2.3 城市棚户区改造中公众参与的重要性第64-65页
    4.3 城市棚户区改造中公众参与的基本框架第65-69页
        4.3.1 指导思想第65页
        4.3.2 基本原则第65-66页
        4.3.3 框架设计的着力点第66-67页
        4.3.4 基本框架的构建第67-69页
    4.4 城市棚户区改造公众参与的制度设计第69-71页
        4.4.1 公众参与组织形式第69页
        4.4.2 公众参与方式第69-70页
        4.4.3 公众参与阶段及内容第70-71页
    4.5 本章小结第71-73页
5 案例分析第73-77页
    5.1 下罗家湾城市棚户区改造概况第73页
        5.1.1 下罗家湾城市棚户区基本概况第73页
        5.1.2 改造中的公众参与基本概况第73页
    5.2 下罗家湾改造公众参与机制设计第73-76页
        5.2.1 参与主体角色定位第73-74页
        5.2.2 基本框架的构建第74-75页
        5.2.3 公众参与制度设计第75-76页
    5.3 本章小结第76-77页
6 总结与展望第77-79页
    6.1 结论第77页
    6.2 本文存在的不足第77-78页
    6.3 展望第78-79页
致谢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7页
附录第87页
    A. 城市棚户区改造中的公众参与访谈提纲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粉质填土屋顶花园减震功能拓展及其简化分析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组织集成的政府投资项目造价管理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