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液位的刻度识别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6页 |
1.1 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液位检测的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2 数字识别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主要研究工作及目标 | 第14-15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牛奶液位检测系统的设计 | 第16-21页 |
2.1 牛奶液位检测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16-17页 |
2.1.1 系统设计思路 | 第16页 |
2.1.2 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16-17页 |
2.2 牛奶液位检测系统的硬件部分 | 第17-20页 |
2.2.1 照明子系统 | 第17-18页 |
2.2.2 图像采集子系统 | 第18-20页 |
2.3 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牛奶液位图像的预处理 | 第21-31页 |
3.1 噪声的简述 | 第21-22页 |
3.2 噪声的处理 | 第22-28页 |
3.2.1 图像增强 | 第22-24页 |
3.2.2 图像滤波 | 第24-26页 |
3.2.3 几种滤波技术的实例比较 | 第26-28页 |
3.3 泡沫和挂壁现象的处理 | 第28-30页 |
3.4 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牛奶液位的检测 | 第31-43页 |
4.1 液位检测相关技术 | 第31-36页 |
4.1.1 背景差分 | 第31页 |
4.1.2 二值化方法 | 第31-32页 |
4.1.3 边缘检测 | 第32-36页 |
4.2 基于模板的牛奶液位检测 | 第36-41页 |
4.2.1 自适应背景提取 | 第36-37页 |
4.2.2 图像二值化 | 第37-38页 |
4.2.3 边缘检测 | 第38-39页 |
4.2.4 基于模板的牛奶液位线的确定 | 第39-41页 |
4.3 快速牛奶液位检测算法 | 第41页 |
4.4 两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 第41-42页 |
4.5 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牛奶液位值的计算 | 第43-48页 |
5.1 数字提取 | 第43-45页 |
5.1.1 基本概念 | 第43-44页 |
5.1.2 模板比配过程 | 第44-45页 |
5.1.3 数字分割 | 第45页 |
5.2 数字特征提取和识别 | 第45-46页 |
5.3 牛奶液位刻度的计算 | 第46-47页 |
5.4 小结 | 第47-4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页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