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不同方法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可靠性分析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4 研究方案 | 第13-14页 |
1.5 研究流程 | 第14-15页 |
第2章 结构可靠度基本理论与计算方法 | 第15-21页 |
2.1 结构可靠度基本理论 | 第15-17页 |
2.1.1 结构可靠度 | 第15页 |
2.1.2 结构极限状态 | 第15-16页 |
2.1.3 结构可靠指标 | 第16-17页 |
2.2 结构可靠度计算方法 | 第17-20页 |
2.2.1 改进一次二阶矩法 | 第18-19页 |
2.2.2 JC法 | 第19-20页 |
2.3 结构构件可靠度 | 第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既有钢筋混凝土梁的剩余可靠度 | 第21-37页 |
3.1 既有结构与拟建结构 | 第21页 |
3.2 既有梁的抗力 | 第21-31页 |
3.2.1 混凝土经时抗压强度 | 第22-23页 |
3.2.2 钢筋经时屈服强度 | 第23-26页 |
3.2.3 钢筋强度利用系数 | 第26-27页 |
3.2.4 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力 | 第27-31页 |
3.3 荷载统计模型 | 第31-33页 |
3.3.1 永久荷载 | 第31-32页 |
3.3.2 可变荷载 | 第32页 |
3.3.3 荷载组合 | 第32-33页 |
3.4 算例分析 | 第33-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既有钢筋混凝土梁的加固设计 | 第37-48页 |
4.1 钢筋混凝土梁的常用加固方法 | 第37-38页 |
4.2 加固梁的破坏类型与受力过程 | 第38-40页 |
4.2.1 加固梁的破坏类型 | 第38-39页 |
4.2.2 加固梁的受力过程 | 第39-40页 |
4.2.3 二次受力与应力水平指标 | 第40页 |
4.3 钢筋混凝土梁的加固设计理论 | 第40-45页 |
4.3.1 增大截面加固梁的设计 | 第40-42页 |
4.3.2 粘贴钢板加固梁的设计 | 第42-43页 |
4.3.3 粘贴碳纤维复合材加固梁的设计 | 第43-45页 |
4.4 算例分析 | 第45-4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既有钢筋混凝土梁加固后的可靠度 | 第48-62页 |
5.1 加固梁的抗力 | 第48-54页 |
5.1.1 滞后应变 | 第48-49页 |
5.1.2 界限破坏 | 第49-52页 |
5.1.3 材料应力 | 第52-53页 |
5.1.4 加固梁的抗力 | 第53-54页 |
5.2 算例分析 | 第54-6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6章 钢筋混凝土梁加固前后有限元分析 | 第62-68页 |
6.1 ANSYS软件简介 | 第62页 |
6.2 钢筋混凝土梁有限元分析模型 | 第62-64页 |
6.2.1 材料本构模型 | 第62-63页 |
6.2.2 有限元分析模型 | 第63-64页 |
6.3 钢筋混凝土梁有限元结果分析 | 第64-67页 |
6.3.1 原有梁有限元结果分析 | 第64-65页 |
6.3.2 加固梁有限元结果分析 | 第65-67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