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植物认知教学应用设计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1.1 社会环境与教学方式 | 第11-12页 |
1.1.2 国内教学应用市场现状 | 第12-13页 |
1.1.3 国外教学应用市场现状 | 第13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6-18页 |
1.4.1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6页 |
1.4.2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6-18页 |
第2章 交互式教学应用的发展现状 | 第18-30页 |
2.1 交互式教学应用的定义与体验层次 | 第18-19页 |
2.1.1 动作层次的交互体验 | 第18页 |
2.1.2 感官层次的交互体验 | 第18-19页 |
2.1.3 情感层次的交互体验 | 第19页 |
2.2 交互式教学应用的现状分析 | 第19-21页 |
2.2.1 优势分析 | 第19-20页 |
2.2.2 问题分析及优化方案 | 第20-21页 |
2.3 交互式教学应用的分类 | 第21-26页 |
2.3.1 图形类交互 | 第21-22页 |
2.3.2 语音类交互 | 第22-24页 |
2.3.3 肢体类交互 | 第24-26页 |
2.4 交互式教学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 | 第26-29页 |
2.4.1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 第26-27页 |
2.4.2 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 | 第27-28页 |
2.4.3 跨学科教育理念的应用 | 第28-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交互式教学应用的用户特征与用户需求 | 第30-40页 |
3.1 目标用户范围界定 | 第30页 |
3.2 目标用户特征分析 | 第30-32页 |
3.2.1 生理特征分析 | 第30页 |
3.2.2 心理特征分析 | 第30页 |
3.2.3 认知特征分析 | 第30-32页 |
3.3 交互式教学应用的使用情况定性研究 | 第32-36页 |
3.3.1 研究的策划与实施 | 第32-34页 |
3.3.2 研究结果汇总分析 | 第34-36页 |
3.4 交互式教学应用的使用情况定量研究 | 第36-39页 |
3.4.1 研究的策划与实施 | 第36-37页 |
3.4.2 目标用户及家长的背景分析调研 | 第37-38页 |
3.4.3 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分析调研 | 第38-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交互式植物认知教学应用设计分析 | 第40-51页 |
4.1 交互式植物认知教学应用的设计理念 | 第40-41页 |
4.2 交互式植物认知教学应用的设计原则 | 第41-44页 |
4.3 交互式植物认知教学应用的设计方法 | 第44-46页 |
4.4 交互式植物认知教学应用的设计模式 | 第46-49页 |
4.5 交互式植物认知教学应用的设计目标 | 第49-5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交互式植物认知教学应用设计实践 | 第51-67页 |
5.1 设计实践概述 | 第51-56页 |
5.1.1 竞品分析 | 第51-53页 |
5.1.2 方案制定 | 第53-56页 |
5.1.3 整体架构 | 第56页 |
5.2 设计实践 | 第56-67页 |
5.2.1 交互设计 | 第56-63页 |
5.2.2 视觉设计 | 第63-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附录Ⅰ 儿童教学应用调查问卷 | 第68-71页 |
附录Ⅱ 视觉交互设计 | 第71-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