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钠离子电池的简介 | 第13-24页 |
第2章 实验方法 | 第24-28页 |
2.1 实验试剂及实验设备 | 第24-25页 |
2.2 材料的测试与表征 | 第25-26页 |
2.3 电极的制备与电池的组装 | 第26-27页 |
2.4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7-28页 |
第3章 一种新型的层状负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 | 第28-38页 |
3.1 引言 | 第28-29页 |
3.2 材料的合成 | 第29-30页 |
3.3 材料的表征 | 第30-33页 |
3.4 KLT储钠性能研究 | 第33-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8页 |
第4章 一种新型的层状钛基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储钠性能 | 第38-54页 |
4.1 引言 | 第38页 |
4.2 材料的合成 | 第38-39页 |
4.3 材料的表征 | 第39-44页 |
4.4 NLT储钠性能的研究 | 第44-48页 |
4.5 不同粘结剂对材料储钠性能的影响 | 第48页 |
4.6 恒电流间歇滴定技术(GITT)分析 | 第48-50页 |
4.7 NLT电极储钠动力学分析 | 第50-51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1-54页 |
第5章 通过机械球磨提高TINB_2O_7储钠行为 | 第54-70页 |
5.1 引言 | 第54-55页 |
5.2 材料的合成 | 第55-56页 |
5.3 材料的表征 | 第56-60页 |
5.4 电化学性能 | 第60-64页 |
5.5 恒电流间歇滴定技术(GITT)分析 | 第64-66页 |
5.6 BM-TNO-4 电极储钠动力学分析 | 第66-67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67-7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结论 | 第70-71页 |
6.2 本论文创新之处 | 第71页 |
6.3 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