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婚姻法论文

家庭暴力法律救济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1页
一、家庭暴力概述第11-13页
    (一)家庭暴力的内涵第11-12页
    (二)家庭暴力的特征第12-13页
        1、主体特定性第12页
        2、隐蔽性第12页
        3、长期反复性第12页
        4、故意性第12-13页
        5、多样性第13页
        6、严重性第13页
二、域外和我国台湾地区对家庭暴力的救济机制第13-20页
    (一)英国关于家暴的救济机制研究第14-16页
        1、庇护所第14-15页
        2、“零忍耐”运动第15页
        3、互不妨害令第15页
        4、占有令第15-16页
    (二)美国关于家暴的救济机制研究第16-18页
        1、民事保护令制度第17页
        2、强制性措施第17-18页
        3、建立了反家暴的专门性法院第18页
        4、赔偿请求权制度第18页
    (三)其他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关于家暴的救济机制研究第18-20页
        1、加拿大关于家暴的救济机制研究第18-19页
        2、中国台湾关于家暴的救济机制研究第19-20页
三、我国现行法针对家庭暴力的多种救济机制第20-25页
    (一)救济层面得以扩充第20-21页
        1、精神暴力纳入规制范畴第20-21页
        2、明确规制了“同居暴力”第21页
    (二)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实施第21-23页
    (三)强制报告制度第23页
    (四)告诫制度的创设第23-24页
    (五)撤销监护制度第24-25页
四、我国现行法针对家庭暴力处理机制的不足第25-31页
    (一)《反家庭暴力法》规定的救济主体和救济对象的范围较狭窄第25-26页
    (二)关于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相关规定没有细化第26-27页
    (三)证据制度存在的问题第27-30页
    (四)家庭暴力损害赔偿制度不完善第30页
    (五)临时庇护所制度不完善第30-31页
五、完善家庭暴力救济机制的建议第31-36页
    (一)适当扩大家暴中救济主体及救济对象的范围第31页
    (二)完善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第31-33页
    (三)完善证据制度第33-34页
    (四)增设家庭暴力损害赔偿制度第34-35页
    (五)完善家暴庇护中心第35-36页
结语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致谢第39-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研究
下一篇:论民用航空器侵权--以《侵权责任法》第71条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