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敢水族《吞口》舞创作的文化背景与价值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一、引言 | 第7-12页 |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工作开展情况 | 第7-10页 |
1. 研究背景 | 第7-9页 |
2. 研究工作开展情况 | 第9-10页 |
(二) 研究对象和内容 | 第10-12页 |
1. 研究对象 | 第10-11页 |
2.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二、古敢水族文化与《吞口》舞 | 第12-23页 |
(一) 古敢水族的族源情况和现状 | 第12-14页 |
1. 水族族源概况 | 第12-13页 |
2. 古敢水族族源与现状 | 第13-14页 |
(二) 古敢水族“吞口”文化与《吞口》舞 | 第14-19页 |
1. 古敢水族的“吞口”崇拜 | 第15-16页 |
2. 古敢水族“吞口”崇拜的文化内涵 | 第16-18页 |
3. 《吞口》舞与古敢水族“吞口”崇拜 | 第18-19页 |
(三) 《吞口》舞与水族社会历史文化 | 第19-23页 |
1. 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 | 第20-21页 |
2. 悠久的民族历史文化积淀 | 第21-22页 |
3. 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化的融合 | 第22-23页 |
三、《吞口》舞的价值体现 | 第23-33页 |
(一) 有利于强化古敢水族族群认同 | 第23-25页 |
1. 古敢水族“吞口”文化具有其特殊性 | 第24页 |
2. 有利于强化古敢水族族群认同 | 第24-25页 |
(二) 有利于彰显水族民族艺术魅力 | 第25-28页 |
1. 夸张的造型艺术 | 第25-26页 |
2. 独特的音乐艺术 | 第26-27页 |
3. 鲜明的民族性 | 第27-28页 |
4. 独特的民族历史文化 | 第28页 |
(三) 有利于古敢水族民族资源市场开发 | 第28-31页 |
1. 舞蹈自身具有一定市场价值 | 第29页 |
2. 已具备一定的市场环境 | 第29-30页 |
3. 带动了产业链的形成 | 第30-31页 |
(四) 有利于水族民俗文化的传承 | 第31-33页 |
1. 民间观念性民俗 | 第31页 |
2. 人生礼仪民俗 | 第31-32页 |
3. 生产劳动民俗 | 第32页 |
4. 日常生活民俗 | 第32-33页 |
5. 游艺民俗 | 第33页 |
四、《吞口》舞不足之处和潜在发展空间展望 | 第33-36页 |
(一) 《吞口》舞不足之处 | 第34页 |
1. 部分舞段服饰混乱 | 第34页 |
2. 配乐过于嘈杂 | 第34页 |
(二) 《吞口》舞潜在发展空间展望 | 第34-36页 |
1. 繁荣地方文化生活以获得自身发展空间 | 第35页 |
2. 进一步市场化以获得自身发展空间 | 第35-36页 |
3. 争取政府支持以获得自身发展空间 | 第36页 |
结语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