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3+/Eu3+配合物修饰木质基材料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1.2 木材表面性质 | 第10-12页 |
1.2.1 木材表面改性方法及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木材化学改性机理 | 第11页 |
1.2.3 木材改性研究的发展目标 | 第11-12页 |
1.3 稀土概述 | 第12-15页 |
1.3.1 稀土元素 | 第12-13页 |
1.3.2 稀土荧光配合物的发光机理 | 第13-14页 |
1.3.3 稀土配合物的配体分类及应用 | 第14页 |
1.3.4 稀土发光配合物的制备方法 | 第14-15页 |
1.4 硅烷偶联剂 | 第15-18页 |
1.4.1 硅烷偶联剂概述 | 第15-16页 |
1.4.2 硅烷偶联剂的分类及作用机理 | 第16-17页 |
1.4.3 硅烷偶联剂应用 | 第17-18页 |
1.5 本课题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 第18页 |
1.6 本课题研究方法、内容 | 第18-20页 |
2 硅烷改性铽配合物的制备及性能 | 第20-30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实验原理及方法 | 第20-22页 |
2.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20-21页 |
2.2.2 改性铽配合物的制备 | 第21页 |
2.2.3 EDTA络合滴定 | 第21-22页 |
2.2.4 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 | 第2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2-29页 |
2.3.1 改性配合物结构的确定 | 第22-23页 |
2.3.2 红外光谱分析 | 第23-24页 |
2.3.3 紫外光谱分析 | 第24页 |
2.3.4 荧光光谱分析 | 第24-26页 |
2.3.5 制备条件的优化 | 第26-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稀土离子掺杂铽配合物的制备及性能 | 第30-38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实验原理及方法 | 第30-31页 |
3.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30页 |
3.2.2 改性稀土铕配合物的制备 | 第30-31页 |
3.2.3 掺杂改性配合物的制备 | 第31页 |
3.2.4 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 | 第3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1-37页 |
3.3.1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1-32页 |
3.3.2 紫外光谱分析 | 第32页 |
3.3.3 荧光光谱分析 | 第32-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4 改性稀土配合物修饰木质基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 第38-50页 |
4.1 引言 | 第38页 |
4.2 实验原理及方法 | 第38-40页 |
4.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38-39页 |
4.2.2 发光木材的制备 | 第39页 |
4.2.3 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 | 第39-40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0-49页 |
4.3.1 发光木材表面化学键的形成 | 第40-41页 |
4.3.2 发光木材表面化学元素的组成 | 第41-42页 |
4.3.3 制备条件的优化 | 第42-44页 |
4.3.4 扫描电镜分析 | 第44-45页 |
4.3.5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5-46页 |
4.3.6 荧光光谱分析 | 第46-48页 |
4.3.7 木材热性能分析 | 第48-4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