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粒状污染物论文

南京PM10中PAHs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10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0-13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3-14页
第二章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第14-21页
    2.1 样品采集第14-16页
        2.1.1 采样点与采样时间第14-15页
        2.1.2 采样仪器与方法第15-16页
    2.2 样品的处理与分析第16-18页
        2.2.1 实验室准备第16页
        2.2.2 样品预处理第16-17页
        2.2.3 样品分析第17-18页
        2.2.4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第18页
    2.3 气象资料及污染气体资料第18-19页
    2.4 本章小结第19-21页
第三章 南京PM_(10)、PM_(2.1)中PAHs的浓度分布特征第21-31页
    3.1 浓度时空分布特征第21-29页
        3.1.1 季节分布第21-27页
        3.1.2 昼夜分布第27-29页
    3.2 市区郊区分布第29-30页
    3.3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四章 南京PM_(10)中PAHs的粒径分布特征第31-40页
    4.1 粒径分布的季节特征第31-37页
        4.1.1 PAHs总浓度第31-33页
        4.1.2 不同环数PAHs第33-35页
        4.1.3 致癌性PAHs第35-37页
    4.2 粒径分布的昼夜特征第37-39页
    4.3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五章 南京PM_(10)中PAHs分布的影响因素第40-53页
    5.1 污染气体、气象要素的影响第40-48页
        5.1.1 对PAHs浓度分布的影响第40-48页
    5.2 区域传输的贡献第48-52页
    5.3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3-56页
    6.1 本文主要结论第53-54页
    6.2 本研究特色第54-55页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2页
学术活动及论文发表情况第62-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三角城市大气复合污染变化及其统计预报模式建立
下一篇:稻麦轮作田下垫面的感热和潜热通量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