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AMT电控单元硬件在环仿真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1.2 控制系统开发流程及开发平台介绍 | 第13-16页 |
1.2.1 V型控制系统开发介绍 | 第14-15页 |
1.2.2 主要硬件在环仿真平台 | 第15-16页 |
1.3 AMT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4 选题目的及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1 选题目的 | 第19页 |
1.4.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2章 xPC硬件在环仿真平台搭建 | 第21-29页 |
2.1 传统xPC方案与本硬件在环仿真平台的异同 | 第21-23页 |
2.1.1 xPC双机系统 | 第21-22页 |
2.1.2 改进后x PC双机系统 | 第22-23页 |
2.2 xPC双机系统搭建 | 第23-28页 |
2.2.1 制作目标启动盘 | 第23-26页 |
2.2.2 生成可执行程序 | 第26-2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被控对象模型数学分析 | 第29-40页 |
3.1 发动机数学模型 | 第30-31页 |
3.2 汽车传动系模型 | 第31-32页 |
3.3 车身模型 | 第32-37页 |
3.3.1 汽车驱动力 | 第33页 |
3.3.2 滚动阻力 | 第33-34页 |
3.3.3 空气阻力 | 第34-35页 |
3.3.4 坡道阻力 | 第35页 |
3.3.5 加速阻力 | 第35-37页 |
3.4 执行机构建模 | 第37-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被控对象仿真模型搭建 | 第40-55页 |
4.1 车辆模型搭建 | 第40-42页 |
4.1.1 发动机仿真模型 | 第40-41页 |
4.1.2 传动系仿真模型 | 第41-42页 |
4.1.3 车身仿真模型 | 第42页 |
4.2 CAN通信模型 | 第42-44页 |
4.3 执行机构参数辨识 | 第44-51页 |
4.4 被控对象总体模型搭建 | 第51-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人机界面设计及控制器程序编写 | 第55-75页 |
5.1 LabVIEW软件介绍 | 第56-57页 |
5.2 监控程序设计 | 第57-63页 |
5.2.1 数据采集程序 | 第57-59页 |
5.2.2 调用API函数实现信息交互 | 第59-63页 |
5.2.3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第63页 |
5.3 控制器功能实现 | 第63-72页 |
5.3.1 控制器介绍 | 第63-64页 |
5.3.2 换档策略设计 | 第64-67页 |
5.3.3 电机控制算法设计 | 第67-72页 |
5.4 仿真平台运行展示 | 第72-7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结论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