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昌峡水利枢纽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研究和设计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枢纽计算机监控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15-22页 |
2.1 广东省乐昌峡水利枢纽概述 | 第15-18页 |
2.1.1 基本情况 | 第15页 |
2.1.2 主要被控对象分析与说明 | 第15页 |
2.1.3 监控系统设计要求 | 第15-18页 |
2.2 监控系统总体设计原则与指标 | 第18-19页 |
2.2.1 设计原则 | 第18页 |
2.2.2 设计标准 | 第18-19页 |
2.3 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总体方案 | 第19-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第三章 现地控制层的设计与实现 | 第22-42页 |
3.1 现地控制层概述 | 第22页 |
3.2 LCU功能设计 | 第22-26页 |
3.2.1 数据采集与处理 | 第22-23页 |
3.2.2 控制与调节 | 第23-25页 |
3.2.3 安全运行监视 | 第25页 |
3.2.4 通信功能 | 第25-26页 |
3.3 LCU选型和PLC配置 | 第26-29页 |
3.4 现地控制单元的软件设计 | 第29-41页 |
3.4.1 建立数据库 | 第29页 |
3.4.2 控制流程图及控制回路设计 | 第29-34页 |
3.4.3 辅机设备控制回路设计 | 第34-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中控层的设计与实现 | 第42-53页 |
4.1 中控层功能设计 | 第42-50页 |
4.1.1 数据采集 | 第42页 |
4.1.2 模拟量处理 | 第42-43页 |
4.1.3 监视和控制 | 第43-46页 |
4.1.4 记录、报告 | 第46页 |
4.1.5 屏幕显示 | 第46-47页 |
4.1.6 运行参数计算和统计 | 第47页 |
4.1.7 通信设计 | 第47-48页 |
4.1.8 系统诊断 | 第48页 |
4.1.9 报警系统 | 第48-49页 |
4.1.10 系统实际运行界面及效果 | 第49-50页 |
4.2 中控层硬件配置 | 第50-51页 |
4.2.1 数据库服务器 | 第50页 |
4.2.2 操作员工作站 | 第50页 |
4.2.3 其他工作站 | 第50-51页 |
4.2.4 网络设备 | 第51页 |
4.2.5 语音报警装置 | 第51页 |
4.2.6 同步时钟装置(GPS) | 第51页 |
4.2.7 拼接式大屏幕显示墙系统 | 第51页 |
4.2.8 UPS电源设备 | 第51页 |
4.3 中控层软件配置 | 第51-52页 |
4.3.1 基本要求 | 第52页 |
4.3.2 操作系统 | 第52页 |
4.3.3 监控软件 | 第52页 |
4.3.4 数据库 | 第52页 |
4.3.5 通信软件 | 第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调度层的设计与实现 | 第53-61页 |
5.1 调度层概况 | 第53页 |
5.2 调度层功能设计 | 第53-60页 |
5.2.1 遥信量 | 第53-56页 |
5.2.2 遥测量 | 第56-59页 |
5.2.3 遥调信号(调度层发出) | 第59页 |
5.2.4 通信接口 | 第59-60页 |
5.3 调度层配置 | 第60页 |
5.3.1 远动工作站 | 第60页 |
5.3.2 自动发电控制(AVC) | 第60页 |
5.3.3 自动发电控制(AGC) | 第6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运行实例分析 | 第61-67页 |
6.1 机组有功功率突变故障 | 第61-62页 |
6.1.1 事件经过 | 第61页 |
6.1.2 报警信号及事件记录 | 第61-62页 |
6.1.3 事件分析 | 第62页 |
6.2 机组导叶调节失灵故障 | 第62-64页 |
6.2.1 事件经过 | 第62-63页 |
6.2.2 报警信号及事件记录 | 第63页 |
6.2.3 事件分析 | 第63-64页 |
6.3 机组主轴密封水中断事故停机 | 第64-66页 |
6.3.1 事件经过 | 第64-65页 |
6.3.2 监控系统事件记录 | 第65页 |
6.3.3 事件分析 | 第65-66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7.1 总结 | 第67页 |
7.2 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附件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