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6页 |
1.2 研究价值 | 第6-7页 |
1.3 主要观点 | 第7-8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8页 |
1.5 存在不足 | 第8-9页 |
第二章 理论回顾 | 第9-25页 |
2.1 经济学中的定价理论 | 第9-14页 |
2.2 营销学中的定价理论 | 第14-19页 |
2.3 一般定价方法 | 第19-22页 |
2.4 国内有关电信定价的学术观点综述 | 第22-23页 |
2.5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国内宽带市场定价现状分析 | 第25-31页 |
3.1 国内宽带现状 | 第25-28页 |
3.1.1 截止 2008 年底国内宽带发展情况 | 第25-26页 |
3.1.2 国内主要宽带运营商及其竞争格局 | 第26-28页 |
3.2 国内宽带运营商主要定价模式 | 第28-29页 |
3.2.1 中国电信宽带定价模式 | 第28-29页 |
3.2.2 中国联通宽带定价模式 | 第29页 |
3.2.3 中国移动宽带定价模式 | 第29页 |
3.3 国内宽带定价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宽带定价基本模型构建 | 第31-39页 |
4.1 宽带定价目标选择 | 第31页 |
4.2 影响宽带定价的变量分析 | 第31-33页 |
4.2.1 宽带潜在需求量 | 第32-33页 |
4.2.2 消费者价格反应 | 第33页 |
4.2.3 宽带运营成本 | 第33页 |
4.3 构建宽带定价基本模型 | 第33-39页 |
4.3.1 设定宽带定价基本模型变量 | 第33-34页 |
4.3.2 宽带定价 BBPY 模型假设 | 第34-35页 |
4.3.3 宽带定价 BBPY 模型的阐释 | 第35-39页 |
第五章 宽带定价 BBPY 模型论证 | 第39-53页 |
5.1 模型有效性论证方法 | 第39页 |
5.2 模型有效性论证过程 | 第39-51页 |
5.2.1 FJ 电信公司所处区域与模型相关的变量数据 | 第39-40页 |
5.2.2 宽带潜在需求量预测函数参数估算 | 第40-43页 |
5.2.3 消费者宽带价格反应函数参数估算 | 第43-47页 |
5.2.4 宽带定价基本模型求解 | 第47-49页 |
5.2.5 宽带定价 BBPY 模型结果验证 | 第49-51页 |
5.3 宽带定价 BBPY 模型有效性论证结论 | 第51页 |
5.4 宽带定价 BBPY 模型运用条件与缺陷 | 第51-53页 |
5.4.1 模型运用条件 | 第51-52页 |
5.4.2 模型运用缺陷 | 第52-53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研究展望 | 第53-5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3页 |
6.2 本文创新点 | 第53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6页 |
附录 | 第56-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