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12-26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光伏发电的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1.3 光伏概率建模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3.1 单变量的光伏概率建模方法 | 第14-16页 |
1.3.2 考虑空间相关性的光伏-负荷概率建模方法 | 第16页 |
1.3.3 考虑时间相关性的光伏概率建模方法 | 第16-17页 |
1.4 概率潮流的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1.5 虚拟电厂的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1.5.1 虚拟电厂的基本概念 | 第21-22页 |
1.5.2 虚拟电厂的分类及控制方式 | 第22-23页 |
1.5.3 虚拟电厂的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2 基于非参数核密度估计的单变量光伏概率建模方法 | 第26-38页 |
2.1 引言 | 第26-27页 |
2.2 基于参数分布的光伏概率模型 | 第27页 |
2.3 基于非参数核密度估计的光伏概率模型 | 第27-28页 |
2.4 最优带宽的求解方法 | 第28-29页 |
2.5 光伏概率模型的检验方法 | 第29-31页 |
2.5.1 拟合优度检验方法 | 第29-30页 |
2.5.2 后验检验 | 第30页 |
2.5.3 综合检验指标 | 第30-31页 |
2.6 算例分析 | 第31-36页 |
2.6.1 数据说明 | 第31页 |
2.6.2 带宽的对比分析 | 第31-33页 |
2.6.3 参数与非参数光伏概率模型的对比分析 | 第33-36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3 考虑空间相关性的光伏-负荷概率建模方法 | 第38-50页 |
3.1 引言 | 第38页 |
3.2 光伏电源输出功率的综合概率建模方法 | 第38-40页 |
3.3 节点负荷的概率模型 | 第40页 |
3.4 光伏和负荷相关关系的处理方法 | 第40-42页 |
3.4.1 基于等概率转换原则的非标准正态分布转换 | 第40-41页 |
3.4.2 基于 Cholesky 分解的相关标准正态分布转换 | 第41-42页 |
3.5 光伏-负荷相关随机样本的抽样方法 | 第42页 |
3.6 基于 Monte Carlo 模拟的概率潮流计算方法 | 第42-43页 |
3.7 算例分析 | 第43-49页 |
3.7.1 测试网络及数据 | 第43-44页 |
3.7.2 考虑空间相关性的光伏-负荷概率建模方法验证 | 第44-45页 |
3.7.3 光伏-负荷相关性水平对配网安全经济运行的影响分析 | 第45-49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4 考虑时间相关性的光伏概率建模方法 | 第50-70页 |
4.1 引言 | 第50-51页 |
4.2 光伏电源输出功率的时序概率模型 | 第51-55页 |
4.2.1 光伏的单变量核密度估计模型 | 第51页 |
4.2.2 光伏的多变量核密度估计模型 | 第51-54页 |
4.2.3 光伏的时序概率模型 | 第54-55页 |
4.3 光伏电源日功率输出起止时刻的概率模型 | 第55-56页 |
4.4 光伏功率时序曲线的随机抽样方法 | 第56-58页 |
4.4.1 舍选抽样法的基本原理 | 第56-57页 |
4.4.2 光伏功率时序曲线的随机抽样方法 | 第57-58页 |
4.5 基于 Monte Carlo 模拟的日线损概率评估方法 | 第58-59页 |
4.6 算例分析 | 第59-69页 |
4.6.1 测试数据 | 第59-60页 |
4.6.2 光伏功率时序概率建模方法的验证 | 第60-67页 |
4.6.3 不同气象条件下的光伏时序概率建模分析 | 第67-68页 |
4.6.4 配电网日线损的概率分析 | 第68-69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5 基于随机响应面的含光伏电力系统概率潮流计算方法 | 第70-96页 |
5.1 引言 | 第70页 |
5.2 随机响应面法的基本原理 | 第70-71页 |
5.3 基于随机响应面的含光伏电力系统概率潮流计算方法 | 第71-80页 |
5.3.1 光伏概率模型 | 第71-72页 |
5.3.2 负荷概率模型 | 第72页 |
5.3.3 光伏和负荷概率模型的标准化 | 第72-73页 |
5.3.4 响应的混沌多项式展开 | 第73-75页 |
5.3.5 混沌展开式中待定系数的计算方法 | 第75-78页 |
5.3.6 响应概率分布的估计方法 | 第78-79页 |
5.3.7 输入随机变量相关性的处理方法 | 第79页 |
5.3.8 基于随机响应面法的概率潮流计算步骤 | 第79-80页 |
5.4 算例分析 | 第80-93页 |
5.4.1 测试网络及数据 | 第80-82页 |
5.4.2 基于随机响应面概率潮流分析方法的性能分析 | 第82-87页 |
5.4.3 考虑光伏非参数概率模型的概率潮流分析 | 第87-90页 |
5.4.4 考虑光伏-负荷相关性的概率潮流分析 | 第90-9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3-96页 |
6 含光伏虚拟电厂的概率最优潮流分析 | 第96-108页 |
6.1 引言 | 第96-97页 |
6.2 虚拟电厂的基本概念 | 第97页 |
6.3 含光伏虚拟电厂的概率最优潮流模型及分析方法 | 第97-100页 |
6.3.1 含光伏虚拟电厂的最优潮流模型 | 第97-99页 |
6.3.2 随机因素的概率模型 | 第99页 |
6.3.3 基于随机响应面和内点法的概率最优潮流分析方法 | 第99-100页 |
6.4 算例分析 | 第100-107页 |
6.4.1 测试网络及数据 | 第101-102页 |
6.4.2 概率最优潮流求解方法的性能分析 | 第102-105页 |
6.4.3 含光伏虚拟电厂的概率最优潮流分析 | 第105-107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07-108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08-112页 |
7.1 结论 | 第108-109页 |
7.2 展望 | 第109-112页 |
致谢 | 第112-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24页 |
附录 | 第124-136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及专利 | 第124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24-125页 |
C 69节点配电系统数据 | 第125-129页 |
D 34节点配电系统数据 | 第129-131页 |
E IEEE39 节点系统数据 | 第131-134页 |
F IEEE30 节点系统数据 | 第134-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