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资源国际化——我国石化企业的发展思路
前 言 | 第6-7页 |
第一章 企业国际化动因理论分析 | 第7-18页 |
第一节 垄断优势理论 | 第7-10页 |
一、 垄断优势理论的前提假设条件 | 第7-8页 |
二、 垄断优势理论的优势要素分析 | 第8-10页 |
三、 垄断优势理论的局限性 | 第10页 |
第二节 内部化理论 | 第10-13页 |
一、 内部化理论的由来及其含义 | 第10-11页 |
二、 市场内部化理论的基本假设 | 第11页 |
三、 市场内部化的动因和实现条件 | 第11-12页 |
四、 内部化理论的意义 | 第12-13页 |
第三节 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第13-16页 |
一、 理论概要 | 第13-14页 |
二、 折衷理论关于国际生产方式选择的结论 | 第14-15页 |
三、 对折衷理论的评价 | 第15-16页 |
第四节 理论体系的新发展——战略联盟理论 | 第16-18页 |
一、 战略联盟的定义及其基本概念 | 第16页 |
二、 国际战略联盟的特点 | 第16-17页 |
三、 国际战略联盟的作用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我国石化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18-28页 |
第一节 我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的背景 | 第18-21页 |
一、 石油供需之间矛盾突出 | 第18-20页 |
二、 石油价格缺乏稳定性 | 第20页 |
三、 金融服务滞后,企业缺乏宽松的融资环境 | 第20-21页 |
第二节 中国石化骨干企业发展历程 | 第21-24页 |
一、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第21-22页 |
二、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 第22-23页 |
三、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第23-24页 |
第三节 国内石化企业与国外石化企业的差距 | 第24-28页 |
一、 市场竞争实力 | 第24-25页 |
二、 资金运用能力 | 第25-26页 |
三、 技术创新能力与潜力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我国三大石油企业的跨国投资进程 | 第28-33页 |
第一节 中石油开发海外市场的进程 | 第28-30页 |
一、 与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的合作 | 第29页 |
二、 与俄罗斯和中亚五国积极开展油气合作项目 | 第29-30页 |
三、 合作成功的基础 | 第30页 |
第二节 三大石油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挫折连连 | 第30-33页 |
一、 斯拉夫投标失意 | 第31页 |
二、 “安大线”颇多波折 | 第31-32页 |
三、 里海折戟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我国石化企业发展趋势与合作方向 | 第33-43页 |
第一节 研究国际市场的同时实施国家石油战略 | 第33-34页 |
一、 重点是研究国际市场 | 第33-34页 |
二、 应该实施国家石油公司战略 | 第34页 |
第二节 石化企业应实施竞争合作战略 | 第34-37页 |
第三节 建立一体化产业结构和提高核心竞争力 | 第37-39页 |
一、 建立完善的上下游一体化产业结构 | 第37-38页 |
二、 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提高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 | 第38-39页 |
第四节 石油企业与金融企业合作的思路 | 第39-40页 |
一、 解决流动资金来源的问题 | 第39页 |
二、 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 第39-40页 |
第五节 利用期货交易规避市场风险 | 第40-43页 |
一、 石油期货有减震功能 | 第40-41页 |
二、 推出石油期货势在必行 | 第41-43页 |
第五章 结 论 | 第43-44页 |
注 释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中文摘要 | 第48-50页 |
ABSTRACT | 第50页 |
致 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