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7-20页 |
1.1 迷人的金刚石 | 第7-11页 |
1.2 人工合成金刚石的发展历史 | 第11-15页 |
1.3 金刚石薄膜及其表面性质的研究 | 第15-18页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理论研究方法 | 第20-35页 |
2.1 从波函数到密度泛函 | 第20-23页 |
2.2 密度泛函理论 | 第23-28页 |
2.3 局域密度近似和广义梯度近似 | 第28-30页 |
2.4 Kohn-Sham 方程的具体计算 | 第30-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5页 |
第三章 氢终止的金刚石(001)表面结构的理论研究 | 第35-55页 |
3.1 金刚石体结构的模拟计算 | 第36-38页 |
3.2 金刚石(001)表面的模拟计算 | 第38-43页 |
3.3 氢终止金刚石(001)表面的模拟计算 | 第43-49页 |
3.4 不同覆盖度的氢终止金刚石(001)表面构型的能量分 | 第49-5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第四章 气体分子在金刚石(001)表面上的吸附 | 第55-71页 |
4.1 引言 | 第55-57页 |
4.2 分子与氢终止金刚石表面的相互作用 | 第57-62页 |
4.3 氢终止金刚石表面的电荷转移 | 第62-65页 |
4.4 金刚石表面电导形成机理分析 | 第65-69页 |
4.5 小结 | 第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1-76页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中英文摘要 | 第79-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