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市板桥暗河管道系统特征及成因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0-15页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第2章 研究区基本概况和地质背景 | 第15-26页 |
·交通 | 第15页 |
·水文和气象 | 第15-17页 |
·区域地质环境 | 第17-21页 |
·区域地貌 | 第17-18页 |
·区域地层 | 第18-20页 |
·区域构造 | 第20-21页 |
·研究区地质条件 | 第21-26页 |
·地貌特征 | 第21-22页 |
·地层岩性 | 第22-23页 |
·地质构造 | 第23页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3-26页 |
第3章 研究区洞穴分布及形态组合 | 第26-30页 |
·洞穴的空间分布 | 第26-28页 |
·洞穴的水平分布 | 第26-28页 |
·洞穴的垂直分布 | 第28页 |
·洞穴形态及组合 | 第28-30页 |
第4章 研究区暗河管道系统特征 | 第30-48页 |
·研究区洞穴基本特征 | 第30-32页 |
·洞穴具有成层性 | 第30-31页 |
·洞穴发育具有继承性 | 第31页 |
·洞穴系统具有复杂性 | 第31-32页 |
·洞穴形成受水系变迁影响 | 第32页 |
·龙桥-天水暗河展布特征 | 第32-34页 |
·暗河主干道管道系统特征 | 第34-41页 |
·暗河入口龙桥洞 | 第34-35页 |
·大深坑 | 第35-37页 |
·热云洞-穿洞系统 | 第37-38页 |
·海豚洞 | 第38-39页 |
·暗河出口黑洞(也叫天水洞) | 第39-41页 |
·暗河支流管道系统特征 | 第41-45页 |
·三眼洞系统 | 第41-42页 |
·雾洞 | 第42-43页 |
·鲶鱼洞 | 第43-45页 |
·让水坝管道系统特征 | 第45-48页 |
第5章 研究区暗河管道系统形成与演化研究 | 第48-54页 |
·暗河的形成 | 第48-49页 |
·研究区暗河管道系统成因分析 | 第49-51页 |
·气候环境 | 第49页 |
·地层岩性 | 第49-50页 |
·水动力条件 | 第50页 |
·地质构造 | 第50-51页 |
·地形地貌 | 第51页 |
·研究区龙桥-天水暗河管道系统形成演化分析 | 第51-54页 |
·第一阶段 | 第51-52页 |
·第二阶段 | 第52页 |
·第三阶段 | 第52-54页 |
第6章 研究区暗河管道的保护和利用 | 第54-56页 |
·研究区暗河管道的保护 | 第54-55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54页 |
·政策和制度的保护 | 第54页 |
·研究区暗河管道水源的保护 | 第54-55页 |
·研究区暗河管道的利用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位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