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水文学)论文--地下水动力学论文

基于水化学演化规律的盆地地下水循环研究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3-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2 研究现状第14-18页
        1.2.1 区域地下水流理论现状第14-17页
        1.2.2 水化学取样方案第17页
        1.2.3 地球物理电阻率解译第17-18页
        1.2.4 水化学与水动力场结合不足第18页
    1.3 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2章 研究区概况第20-28页
    2.1 都思兔河流域概况第21-26页
        2.1.1 研究区范围第21页
        2.1.2 地形地貌第21-22页
        2.1.3 气候第22-23页
        2.1.4 水文第23-24页
        2.1.5 地层第24-26页
        2.1.6 地质构造第26页
    2.2 地下水循环演化第26-28页
第3章 基于不同深度水化学差异的多级次水流系统识别第28-48页
    3.1 样品采集和分析测试第28-30页
        3.1.1 采样点的选取第28页
        3.1.2 水化学取样依据第28-29页
        3.1.3 样品的野外测定与实验室分析第29-30页
    3.2 统计特征第30-36页
        3.2.1 多元统计方法简介第30-31页
        3.2.2 聚类分析法原理第31-32页
        3.2.3 数据处理第32-33页
        3.2.4 水文地球化学信息的聚类分析特征第33-36页
    3.3 地下水的同位素特征第36-38页
        3.3.1 同位素第36-38页
        3.3.2 硫同位素第38页
    3.4 地下水演化规律第38-46页
        3.4.1 地下水化学作用类型第39-40页
        3.4.2 循环深度第40-44页
        3.4.3 水岩作用程度第44-46页
    3.5 小结第46-48页
第4章 都思兔河流域地下水水化学分布特征第48-65页
    4.1 地下水化学类型的空间变化第48-50页
    4.2 地下水矿化度的变化第50-52页
    4.3 基于地球物理电阻率的水化学特征分析第52-63页
        4.3.1 音频大地电磁法基本原理第53-55页
        4.3.2 音频大地电磁物探电阻率信息分布的统计学特征第55-63页
    4.4 小结第63-65页
第5章 基于水动力场的水化学分布成因研究第65-77页
    5.1 地下水流数值模型第65-68页
        5.1.1 模拟范围与含水层结构第65-66页
        5.1.2 数学模型第66-67页
        5.1.3 模型参数的确定与校正第67-68页
    5.2 地下水补给来源分析第68-72页
        5.2.1 都思兔河流域上游地区第68-71页
        5.2.2 都思兔河流域下游地区第71-72页
    5.3 地下水径流场与水化学特征的关系第72-75页
    5.4 小结第75-77页
第6章 河水—地下水交换规律初步研究第77-92页
    6.1 地表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第77-84页
        6.1.1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77-79页
        6.1.2 TDS与水化学类型的空间特征第79-83页
        6.1.3 河水中主要离子组分的分布规律第83-84页
    6.2 地表水的同位素特征第84-86页
    6.3 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交换规律第86-90页
        6.3.1 地表水与地下水交换关系初步判断第86-88页
        6.3.2 主成分分析第88-90页
    6.4 小结第90-92页
第7章 结论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102页
致谢第102-103页
作者简介第103-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构建城乡统一土地市场的新制度经济学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下一篇:网络伦理视域下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