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2页 |
1.1 引言 | 第13-14页 |
1.2 电离层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1.2.1 电离层研究历史概述 | 第14-15页 |
1.2.2 电离层探测 | 第15-16页 |
1.2.3 电波传播中的电离层模式研究 | 第16-17页 |
1.2.4 电离层的层析研究 | 第17-18页 |
1.3 论文研究意义及目的 | 第18-20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电离层概论及电离层模型介绍 | 第22-44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电离层的基本特性 | 第22-29页 |
2.2.1 电离层的分层结构 | 第22-26页 |
2.2.2 电离层的折射指数 | 第26-29页 |
2.3 电离层延迟公式及电离层 TEC | 第29-34页 |
2.3.1 电离层延迟公式推导 | 第29-32页 |
2.3.2 电离层 TEC | 第32-34页 |
2.4 电离层模型 | 第34-43页 |
2.4.1 IRI 模型 | 第34-35页 |
2.4.2 Bent 模型 | 第35页 |
2.4.3 Klobuchar 模型 | 第35-37页 |
2.4.4 二次曲面实时电离层延迟算法 | 第37-38页 |
2.4.5 单层模型 | 第38页 |
2.4.6 球冠谐函数分析模型 | 第38-39页 |
2.4.7 电离层网格算法 | 第39-4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基于 GPS 观测的电离层监测和反演 | 第44-58页 |
3.1 基于 GPS 观测的电离层 TEC 监测 | 第45-47页 |
3.2 IGS 的电离层研究 | 第47-50页 |
3.3 三维电离层层析技术 | 第50-54页 |
3.3.1 电离层层析原理 | 第51-52页 |
3.3.2 代数重建算法(ART) | 第52页 |
3.3.3 乘积代数重建技术(MART) | 第52-53页 |
3.3.4 同时迭代重建算法(SIRT) | 第53页 |
3.3.5 初始值及射线长度的求解 | 第53-54页 |
3.4 电离层数据同化模型 | 第54-56页 |
3.4.1 多仪器数据同化系统和 MAGIC | 第54-55页 |
3.4.2 全球电离层同化模型 | 第55-56页 |
3.5 其它的电离层 TEC 观测 | 第56-57页 |
3.5.1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 第56页 |
3.5.2 TOPEX/Poseidon (T/P) 和 Jason-1 | 第56-5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四章 利用 GPS 观测解算电离层垂直 TEC 的数据预处理 | 第58-77页 |
4.1 GPS 数据周跳的探测与修复 | 第59-67页 |
4.1.1 经典 TurboEdit 法介绍 | 第59-61页 |
4.1.2 对 TurboEdit 算法的改进 | 第61-64页 |
4.1.3 实验分析 | 第64-67页 |
4.2 电离层参考系 | 第67-68页 |
4.3 提取卫星与接收机倾斜路径的电离层 TEC | 第68-72页 |
4.4 SP3 精密星历内插 | 第72-73页 |
4.5 穿刺点位置的确定 | 第73-76页 |
4.5.1 计算卫星的高度角 E 和方位角 A | 第73-74页 |
4.5.2 计算穿刺点的位置 | 第74-7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五章 基于 KALMAN 滤波的电离层 TEC 监测 | 第77-95页 |
5.1 KALMAN 滤波介绍 | 第77-78页 |
5.2 基于 KALMAN 滤波的实时电离层监测 | 第78-84页 |
5.3 算法的实际验证 | 第84-9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六章 区域电离层 TEC 地图重构 | 第95-104页 |
6.1 KRIGING 原理介绍 | 第95-98页 |
6.1.1 变异函数的确定 | 第96-97页 |
6.1.2 利用 kriging 方法插值 | 第97-98页 |
6.2 电离层重构中的 KRIGING 方法 | 第98-99页 |
6.3 电离层 TEC 重构实例 | 第99-103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结论 | 第104-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19页 |
附录 | 第119-12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25-126页 |
致谢 | 第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