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

云南大学公共素质选修课现状调查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8-18页
    1.1 研究背景介绍第8-9页
    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3 研究综述第10-16页
        1.3.1 国外研究综述第10-11页
        1.3.2 国内研究综述第11-16页
    1.4 相关概念界定第16-17页
    1.5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5.1 文献研究法第17页
        1.5.2 调查法第17-18页
第2章 调查设计第18-24页
    2.1 研究基本思路第18-20页
        2.1.1 收集相关资料第18页
        2.1.2 课程开设状况概述第18页
        2.1.3 编制问卷与访谈提纲设计第18-19页
        2.1.4 问卷分析与访谈整理第19-20页
        2.1.5 发现问题第20页
        2.1.6 对策分析第20页
    2.2 研究目的第20-21页
    2.3 研究对象第21-22页
        2.3.1 本次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第21页
        2.3.2 本研究的主要对象第21-22页
    2.4 相关数据处理方法第22-24页
        2.4.1 描述统计第23页
        2.4.2 卡方检验第23-24页
第3章 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第24-48页
    3.1 云南大学公共素质选修课开设概况第24-27页
        3.1.1 云南大学近四年开设公共选修课的教学班数第24-25页
        3.1.2 开设公共素质选修课的门类分布第25-26页
        3.1.3 学生选课情况的统计第26-27页
    3.2 公共素质选修课的实施现状第27-41页
        3.2.1 教育目标的达到情况第27-28页
        3.2.2 选课情况描述第28-30页
        3.2.3 课堂教学第30-31页
        3.2.4 学生参与度第31-32页
        3.2.5 考核评价第32-34页
        3.2.6 课后效果第34-36页
        3.2.7 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第36-41页
    3.3 素质选修课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41-48页
        3.3.1 课程目标定位的不确定性第41-43页
        3.3.2 教学课程安排有待改善第43-44页
        3.3.3 教学内容缺乏新元素的摄入第44-45页
        3.3.4 存在缺课现象,学生参与度不够第45-46页
        3.3.5 缺乏多样化的考评方式第46-48页
第4章 高校素质选修课的问题反思与对策建议第48-56页
    4.1 关于素质教育课程目标的思考第49-50页
        4.1.1 处理好社会、学校、学生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第49-50页
        4.1.2 素质教育的课程目标体现学生个性的发展第50页
        4.1.3 素质教育的课程目标需要以科学知识教育为基础第50页
    4.2 关于素质选修课课堂教学的思考第50-52页
        4.2.1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第51页
        4.2.2 改进注入式的教学方法第51-52页
        4.2.3 加强教学监督与监管第52页
    4.3 关于素质选修课学习者的思考第52-53页
        4.3.1 引导学生在选课时要保持正确的态度第52-53页
        4.3.2 向学生强调公共素质选修课的重要性第53页
        4.3.3 提倡正确的学习价值取向第53页
    4.4 关于素质选修课程评价的思考第53-56页
        4.4.1 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第54页
        4.4.2 加入更多质性评价方式第54-55页
        4.4.3 规范终结性的评价方式第55-56页
结束语第56-58页
附录一第58-60页
附录二第60-61页
附录三第61-69页
    访谈实录一第61-63页
    访谈实录二第63-65页
    访谈实录三第65-67页
    访谈实录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贵州财经大学团员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
下一篇:LD集团信息系统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