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引言 | 第10-14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4 本文贡献及创新 | 第13-14页 |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第14-23页 |
2.1 全面风险管理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2.1.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2.1.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2.2 全面风险管理与企业绩效文献综述 | 第16-19页 |
2.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7-18页 |
2.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8-19页 |
2.3 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2.3.1 内部控制 | 第19-20页 |
2.3.2 平衡计分卡 | 第20-23页 |
3 中国东方航空全面风险管理现状 | 第23-35页 |
3.1 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简介 | 第23页 |
3.2 东航全面风险管理现状 | 第23-35页 |
3.2.1 东航企业愿景 | 第23-24页 |
3.2.2 东航企业组织架构 | 第24-26页 |
3.2.3 东航风险评估体系 | 第26-32页 |
3.2.4 风险管理策略与应对 | 第32-35页 |
4 东航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评价 | 第35-40页 |
4.1 东航全面风险管理优点 | 第35页 |
4.2 东航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不足 | 第35-40页 |
4.2.1 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 | 第35-36页 |
4.2.2 缺乏具体业务执行层面的风险管理流程 | 第36-37页 |
4.2.3 缺乏统一的风险管理文化 | 第37页 |
4.2.4 关键风险控制点的缺失 | 第37-38页 |
4.2.5 全面风险管理和企业绩效“两张皮” | 第38-40页 |
5 基于ERM-BCS体系东航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 | 第40-57页 |
5.1 构建东航ERM-BSC体系 | 第40-45页 |
5.1.1 基于平衡积分卡各维度指标设计 | 第41-43页 |
5.1.2 采用平衡计分卡模式的ERM体系 | 第43页 |
5.1.3 全面风险管理和平衡计分卡的整合框架 | 第43-45页 |
5.2 东航ERM-BSC体系实施程序及风险评估体系完善 | 第45-46页 |
5.3 基于ERM-BSC体系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机制 | 第46-48页 |
5.4 设立基于ERM-BSC体系“一把手负责制”风险管理流程及关键风险点控制 | 第48-50页 |
5.5 基于ERM-BSC体系东航企业绩效 | 第50-54页 |
5.5.1 ERM-BSC在东航财务层面的应用 | 第50-51页 |
5.5.2 ERM-BSC在东航顾客层面的应用 | 第51-52页 |
5.5.3 ERM-BSC在东航内部业务层面的应用 | 第52-53页 |
5.5.4 ERM-BSC在东航学习与成长层面的应用 | 第53-54页 |
5.6 ERM-BSC体系的实施条件与保障 | 第54-57页 |
5.6.1 ERM-BSC体系实施的成本条件 | 第54-55页 |
5.6.2 公司制度保障 | 第55页 |
5.6.3 专业化人才保障 | 第55页 |
5.6.4 企业文化保障 | 第55-56页 |
5.6.5 公司绩效激励机制保障 | 第56-57页 |
6 结束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作者简历 | 第61-6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