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股利分配概述 | 第13-21页 |
一、股利分配的概念和功能 | 第13-14页 |
(一) 股利分配的概念 | 第13-14页 |
(二) 股利分配的功能 | 第14页 |
二、股利分配的种类 | 第14-16页 |
(一) 现金股利 | 第15页 |
(二) 股份股利 | 第15页 |
(三) 负债股利 | 第15-16页 |
(四) 财产股利 | 第16页 |
(五) 股份回购 | 第16页 |
三、股利分配的条件 | 第16-18页 |
(一) 实体条件 | 第16-17页 |
(二) 程序条件 | 第17-18页 |
四、我国公司股利分配的现状及规制违法股利分配的必要性 | 第18-21页 |
(一) 我国公司股利分配的现状 | 第18-19页 |
(二) 规制违法股利分配行为的必要性 | 第19-21页 |
第二章 违法股利分配及其原因分析 | 第21-30页 |
一、违法股利分配的含义 | 第21页 |
二、违法股利分配的形式 | 第21-27页 |
(一) 现金分配的违法 | 第21-24页 |
(二) 股份分配的违法 | 第24-25页 |
(三) 违法分配股利的其他形式 | 第25-26页 |
(四) 无盈不分的例外-建设股息 | 第26-27页 |
三、公司违法股利分配的原因分析 | 第27-30页 |
(一) 企业股份制改革造成内部人控制的局面 | 第27-28页 |
(二) 股东个人的因素 | 第28-29页 |
(三) 公司股权结构的影响 | 第29页 |
(四) 公司监督体制不完善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国外立法对违法股利分配的规制 | 第30-38页 |
一、违法股利分配的法律效果 | 第30-33页 |
(一) 现金分配违法的法律效果 | 第30-32页 |
(二) 股份分配违法的法律效果 | 第32-33页 |
二、违法股利分配的法律责任 | 第33-38页 |
(一) 股东的责任 | 第33-34页 |
(二) 董事的责任 | 第34-36页 |
(三) 监事的责任 | 第36-37页 |
(四) 其他主体的责任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我国违法股利分配的法律规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8-45页 |
一、我国现行法律对违法股利分配的规制 | 第38-42页 |
(一) 违法股利分配的法律效果 | 第38-40页 |
(二) 违法股利分配的民事责任 | 第40-41页 |
(三) 违法股利分配的行政责任 | 第41页 |
(四) 违法股利分配的刑事责任 | 第41-42页 |
二、我国法律规定存在的问题 | 第42-45页 |
(一) 没有明确股利分配的准确定义 | 第42页 |
(二) 股利返还义务不考虑主观因素 | 第42-43页 |
(三) 缺乏债权人请求权的规定 | 第43页 |
(四) 对股利分配决议限制过少 | 第43-44页 |
(五) 放宽了对违反股权平等原则行为的规制 | 第44-45页 |
第五章 完善我国违法股利分配规制体系的若干建议 | 第45-50页 |
一、对股利分配做出明确界定 | 第45页 |
二、加强股利分配决议的要件 | 第45-46页 |
三、增加新的规制措施 | 第46页 |
(一) 增加债权人股利返还请求权的规定 | 第46页 |
(二) 增加对于违法分配股份股利效果的规定 | 第46页 |
四、对股东的返还义务增加主观因素的考虑 | 第46-47页 |
五、民事责任规定的完善 | 第47-49页 |
(一) 责任主体的完善 | 第47-48页 |
(二) 增加股东对公司债务的连带责任 | 第48页 |
(三) 取消股份有限公司不平等发放股利的权力 | 第48-49页 |
六、违法股利分配的诉讼时效的完善 | 第49-50页 |
(一) 现金股利分配违法的诉讼时效 | 第49页 |
(二) 股份股利分配违法的诉讼时效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