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研究框架 | 第16-18页 |
1.3.1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3.2 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 | 第19-24页 |
2.1 通用航空基本概念 | 第19-20页 |
2.1.1 通用航空及通用航空产业链 | 第19页 |
2.1.2 通用航空上市企业 | 第19-20页 |
2.2 融资结构基本理论 | 第20-24页 |
2.2.1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 第20-22页 |
2.2.2 新资本结构理论 | 第22-24页 |
第3章 通航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分析 | 第24-39页 |
3.1 通航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现状 | 第24-31页 |
3.1.1 内源融资结构现状 | 第24-25页 |
3.1.2 债务融资结构现状 | 第25-29页 |
3.1.3 股权融资结构现状 | 第29-31页 |
3.2 通航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存在问题 | 第31-35页 |
3.2.1 中低水平的资产负债率 | 第31-33页 |
3.2.2 债务融资结构不合理,短期负债比重偏高 | 第33-34页 |
3.2.3 存在股权融资偏好 | 第34-35页 |
3.2.4 内源融资成为主要融资来源 | 第35页 |
3.3 通航上市公司融资结构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5-39页 |
3.3.1 短期负债比重偏高的原因分析 | 第35-36页 |
3.3.2 长期负债比重偏低的原因分析 | 第36-37页 |
3.3.3 股权融资偏好原因分析 | 第37-39页 |
第4章 通航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合理性检验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39-55页 |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39页 |
4.2 通航上市公司融资结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9-44页 |
4.2.1 评价指标的选取依据 | 第39-42页 |
4.2.2 指标的筛选 | 第42-44页 |
4.3 通航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合理性检验 | 第44-51页 |
4.3.1 KMO和Bartlett检验 | 第44-45页 |
4.3.2 提取因子 | 第45-47页 |
4.3.3 因子旋转及其解释 | 第47-48页 |
4.3.4 因子得分 | 第48-49页 |
4.3.5 通航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合理性检验结果 | 第49-51页 |
4.4 通航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1-55页 |
4.4.1 多元回归分析 | 第51-53页 |
4.4.2 实证分析结果 | 第53-55页 |
第5章 通航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合理化的有关对策 | 第55-58页 |
5.1 公司本身角度的融资结构合理化对策 | 第55-56页 |
5.1.1 充分利用内源融资,提高企业自有资金再创能力 | 第55页 |
5.1.2 增强债务融资能力,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 | 第55页 |
5.1.3 拓宽融资渠道,增强融资能力 | 第55-56页 |
5.1.4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融资效率 | 第56页 |
5.1.5 做好融资决策,降低融资成本 | 第56页 |
5.2 外部环境角度的融资结构合理化对策 | 第56-58页 |
5.2.1 建立适合我国通航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 | 第56-57页 |
5.2.2 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扩大长期债务融资规模 | 第57页 |
5.2.3 强调民间融资的重要性,鼓励和支持民间融资 | 第57-58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8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8-60页 |
附录Ⅰ 实证数据表 | 第60-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