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化学电源、电池、燃料电池论文--燃料电池论文

模板法制备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Pt/Cu催化剂及机理探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29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6页
        1.1.1 燃料电池优势第11-12页
        1.1.2 燃料电池分类第12-13页
        1.1.3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应用及机理第13-16页
    1.2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和CO氧化第16-17页
        1.2.1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金属参杂和CO氧化第16页
        1.2.2 CO氧化和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材料的尺寸依赖性第16-17页
        1.2.3 CO氧化和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材料的面依赖性第17页
    1.3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的形貌控制第17-23页
        1.3.1 Pt纳米线第17-18页
        1.3.2 Pt纳米管第18-19页
        1.3.3 Pt纳米花第19-21页
        1.3.4 Pt基纳米棒第21-22页
        1.3.5 Pt纳米晶体结构第22-23页
    1.4 双金属Pt基催化剂第23-24页
        1.4.1 双金属Pt基催化剂概况第23页
        1.4.2 双金属Pt基催化剂应用研究第23-24页
    1.5 Cu_2O模板的制备第24-27页
        1.5.1 Cu_2O基本性质第24-25页
        1.5.2 Cu_2O制备方法第25-26页
        1.5.3 Cu_2O作为模板现状第26-27页
    1.6 论文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第27-29页
第二章 氧化亚铜晶体制备及PVP的影响第29-43页
    2.1 前言第29页
    2.2 实验部分第29-33页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第29-30页
        2.2.2 实验内容第30-32页
        2.2.3 表征手段及仪器第32-33页
    2.3 结果表征第33-37页
        2.3.1 六面体Cu_2O晶体的结构表征第33页
        2.3.2 十四面体Cu_2O晶体的结构表征第33-35页
        2.3.3 八面体Cu_2O晶体的结构表征第35-36页
        2.3.4 各晶面的XRD表征第36-37页
    2.4 形成机理探究第37-42页
        2.4.1 生长机制探讨Bravais法则和Wulff原理第37-38页
        2.4.2 六面体(立方体)形成机理第38-40页
        2.4.3 PVP对Cu_2O形貌机理研究第40-42页
    2.5 结论第42-43页
第三章 六面体氧化亚铜模板法制备中空结构的Pt/Cu合金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第43-55页
    3.1 前言第43-44页
    3.2 实验部分第44-46页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第44-45页
        3.2.2 实验内容第45页
        3.2.3 表征手段及仪器第45-46页
    3.3 结果讨论第46-53页
        3.3.1 Cu_2O模板制备第46-47页
        3.3.2 中空结构Pt/Cu合金制备第47-49页
        3.3.3 中空结构Pt/Cu_2O形成机理探究第49-53页
    3.4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53-54页
    3.5 结论第54-55页
第四章 氧化亚铜模板制备及机理探究第55-71页
    4.1 前言第55页
    4.2 实验部分第55-58页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第55-56页
        4.2.2 实验内容第56-57页
        4.2.3 表征手段及仪器第57-58页
    4.3 不同Cu_2O粒径粒子为模板的Pt/Cu催化剂第58-65页
        4.3.1 以 40nm Cu_2O粒子为模板的Pt/Cu催化剂第58-59页
        4.3.2 以 80nm Cu_2O粒子为模板的Pt/Cu催化剂第59-61页
        4.3.3 以 200±50 nm Cu_2O粒子为模板的Pt/Cu催化剂第61-62页
        4.3.4 不同粒径Cu_2O粒子和催化剂的表征第62-64页
        4.3.5 不同粒径Pt/Cu催化剂的电化学表征第64-65页
    4.4 不同形貌Cu_2O粒子为模板制备的Pt/Cu催化剂第65-69页
        4.4.1 不同形貌Cu_2O粒子制备Pt/Cu催化剂第65-67页
        4.4.2 不同中空结构Pt/Cu的XRD表征第67页
        4.4.3 电化学研究第67-69页
    4.5 结论第69-71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71-73页
    5.1 总结第71页
    5.2 不足与展望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82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项目第82-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席夫碱铝系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应用
下一篇:官能团化具有季碳中心的1,2-二氢吡啶及吡啶衍生物的合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