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电除尘技术的发展 | 第11-12页 |
1.3 电除尘器供电电源的发展 | 第12-14页 |
1.4 脉冲等离子体技术在电除尘技术中的应用 | 第14-16页 |
1.5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2 基于不同供电方式下的电除尘基本理论的研究 | 第18-34页 |
2.1 电除尘基本过程及相关物理量的计算 | 第18-23页 |
2.2 电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分析 | 第23-28页 |
2.3 不同供电方式下的除尘效率的研究 | 第28-33页 |
2.3.1 单相高压直流电源供电 | 第28-29页 |
2.3.2 三相高压直流供电 | 第29-30页 |
2.3.3 高频高压直流电源供电 | 第30-31页 |
2.3.4 直流叠加脉冲供电 | 第31-32页 |
2.3.5 四种供电方式的比较 | 第32-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3 脉冲电源参数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 第34-42页 |
3.1 脉冲峰值电压对粒子荷电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3.2 脉冲重复频率对电凝并效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3.3 脉冲上升沿时间与峰值电压和电晕电流之间的关系 | 第36-38页 |
3.4 直流叠加脉冲电源在实际中的应用 | 第38-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4 直流叠加脉冲电源主电路设计 | 第42-64页 |
4.1 高压直流电源的原理分析 | 第42-52页 |
4.1.1 三相桥式整流电路的分析 | 第42-44页 |
4.1.2 串联谐振充电电路的分析 | 第44-52页 |
4.2 脉冲电源的分析 | 第52-55页 |
4.2.1 脉冲电源主电路的分析 | 第52-53页 |
4.2.2 脉冲形成电路的分析 | 第53-55页 |
4.3 耦合电路的分析 | 第55-57页 |
4.4 仿真分析 | 第57-63页 |
4.4.1 串联谐振充电模块仿真 | 第57-59页 |
4.4.2 脉冲波形仿真 | 第59-62页 |
4.4.3 直流叠加脉冲波形仿真 | 第62-6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5 直流叠加脉冲电源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64-84页 |
5.1 直流叠加脉冲电源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64-72页 |
5.1.1 F28335最小系统电源 | 第65页 |
5.1.2 晶振与复位电路 | 第65-66页 |
5.1.3 通信模块 | 第66-67页 |
5.1.4 信号采集和调理电路 | 第67-69页 |
5.1.5 电平转换电路和IGBT驱动电路 | 第69-70页 |
5.1.6 抗干扰设计 | 第70-72页 |
5.2 直流叠加脉冲电源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72-83页 |
5.2.1 PID控制的原理 | 第72-76页 |
5.2.2 数字PID控制器的设计 | 第76-78页 |
5.2.3 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 第78-81页 |
5.2.4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81-8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6 实验波形及数据 | 第84-90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4页 |
附录 | 第94-98页 |
作者简历 | 第98-10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