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14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 | 第15-24页 |
2.1 图像数字化 | 第15-16页 |
2.2 边缘检测算法 | 第16-19页 |
2.2.1 基于Canny算子的边缘检测算法 | 第16-18页 |
2.2.2 基于Sobel算子的边缘检测算法 | 第18-19页 |
2.3 图像膨胀和腐蚀 | 第19-21页 |
2.3.1 结构元素 | 第19页 |
2.3.2 基本操作定义 | 第19-20页 |
2.3.3 图像腐蚀 | 第20页 |
2.3.4 图像膨胀 | 第20-21页 |
2.3.5 开运算与闭运算 | 第21页 |
2.4 光学字符识别 | 第21页 |
2.5 JSON | 第21-22页 |
2.6 Java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 第22页 |
2.7 Java反射 | 第22-23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 | 第24-31页 |
3.1 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24-25页 |
3.2 系统网络架构设计 | 第25页 |
3.3 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 第25-29页 |
3.3.1 实时翻译模块的设计 | 第26-28页 |
3.3.2 云计算动态分担模块的设计 | 第28-2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实时翻译模块的实现 | 第31-43页 |
4.1 实时翻译模块的类定义 | 第31-32页 |
4.1.1 手机端的类定义 | 第31-32页 |
4.1.2 云端的类定义 | 第32页 |
4.2 场景图像获取 | 第32-33页 |
4.3 复杂背景下的文字定位 | 第33-40页 |
4.3.1 图像灰度化 | 第33-34页 |
4.3.2 图像边缘检测 | 第34-35页 |
4.3.3 修正图像边缘缺失 | 第35-36页 |
4.3.4 图像孔洞填充 | 第36-37页 |
4.3.5 连通域标记 | 第37-39页 |
4.3.6 连通域分析 | 第39-40页 |
4.4 文字识别 | 第40-41页 |
4.5 文字翻译 | 第41页 |
4.6 翻译结果显示 | 第41-42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云计算动态分担模块的实现 | 第43-54页 |
5.1 云计算动态分担模块的类定义 | 第43-44页 |
5.1.1 手机端的类定义 | 第43页 |
5.1.2 云端的类定义 | 第43-44页 |
5.2 动态分担执行方法 | 第44-46页 |
5.2.1 任务定义 | 第44-45页 |
5.2.2 计算任务迁移 | 第45-46页 |
5.2.3 错误恢复 | 第46页 |
5.3 资源监控和预估 | 第46-48页 |
5.3.1 本地CPU资源监控与预估 | 第46-47页 |
5.3.2 云端CPU资源监控与预估 | 第47页 |
5.3.3 移动设备与服务器间的传输速度监控与预估 | 第47页 |
5.3.4 移动设备与服务器间的传输数据量监控与预估 | 第47-48页 |
5.4 运行时间优先路径选择 | 第48-49页 |
5.4.1 任务运行时间预估 | 第48页 |
5.4.2 传输时间预估 | 第48-49页 |
5.4.3 时间最优路径选择 | 第49页 |
5.5 运行能耗优先路径选择 | 第49-53页 |
5.5.1 Power Tutor能量模型 | 第49-50页 |
5.5.2 手机当前能耗获取 | 第50页 |
5.5.3 CPU能耗估计 | 第50-51页 |
5.5.4 Wi-Fi能耗预估 | 第51-52页 |
5.5.5 能耗最优路径选择 | 第52-5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第54-60页 |
6.1 实时翻译功能测试 | 第54-56页 |
6.1.1 静态图像文字定位和识别准确率分析 | 第54-56页 |
6.1.2 实时翻译和结果显示测试 | 第56页 |
6.2 云计算动态分担测试 | 第56-59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1页 |
7.1 本文总结 | 第60页 |
7.2 展望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