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无线电中继通信、微波通信论文

认知中继网络中分布式波束成形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第9-12页
        1.1.1 认知无线电第9-10页
        1.1.2 中继网络第10-11页
        1.1.3 波束成形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4页
    1.3 研究现状及挑战第14-15页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第15-17页
第二章 认知中继网络中的波束成形基本理论第17-30页
    2.1 中继网络第17-21页
        2.1.1 中继转发方式第17-19页
        2.1.2 单向中继和双向中继第19-20页
        2.1.3 单用户中继和多用户中继第20-21页
    2.2 认知中继网络及波束成形第21-29页
        2.2.1 认知中继网络概述第21页
        2.2.2 认知中继网络典型场景第21-25页
            2.2.2.1 单向认知中继网络第22-23页
            2.2.2.2 双向认知中继网络第23-25页
        2.2.3 经典波束成形问题第25-29页
            2.2.3.1 最大化接收信干噪比问题第25-27页
            2.2.3.2 最小化对主用户干扰功率问题第27-28页
            2.2.3.3 信干噪比平衡问题第28-29页
    2.3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双向认知中继网络中协作波束成形算法第30-44页
    3.1 双向认知无线电多中继网络系统架构第31-33页
        3.1.1 系统模型第31页
        3.1.2 信号模型第31-33页
    3.2 最大化和速率的协作波束成形算法第33-39页
        3.2.1 基于速率域的波束成形算法第34-37页
        3.2.2 基于泰勒展开的低复杂度算法第37-39页
    3.3 仿真及性能分析第39-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四章 单向认知中继网络中鲁棒性波束成形算法第44-55页
    4.1 单向认知无线电多中继网络系统架构第45-47页
        4.1.1 系统模型第45页
        4.1.2 信号模型第45-47页
    4.2 鲁棒性波束成形算法第47-50页
    4.3 算法仿真第50-54页
    4.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5-57页
    5.1 全文总结第55页
    5.2 工作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致谢第61-6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nort的入侵检测系统的改进与实现
下一篇:新型声波谐振器及其传感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