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明(1368~1663年)论文

明代总漕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33页
    第一节 漕运:运河的政治化第10-20页
        一、运河与漕运的因果律第10-13页
        二、政治:运河与漕运的连接纽带第13-16页
        三、运河的政治化第16-20页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第20-29页
        一、明代总漕的漕运史研究回顾第21-24页
        二、明代总漕的职官制度史研究回顾第24-27页
        三、明代总漕的思想史研究回顾第27-29页
    第三节 研究价值与研究思路第29-33页
第二章 惯性与文治:明代总漕的形成第33-65页
    第一节 明以前的漕运制度与漕运职官的演变第33-41页
        一、秦汉至南北朝:漕运制度的草创与停废第33-36页
        二、隋唐至两宋:漕运的兴盛与职官的专门化第36-39页
        三、元代:海运为先的漕运体系第39-40页
        四、小结第40-41页
    第二节 都漕运使:明初海运背景下的尴尬角色第41-47页
        一、洪武朝漕运第41-43页
        二、都漕运使的设与废第43-47页
    第三节 陈瑄与漕运总兵官第47-56页
        一、永乐间海运、海陆兼运与河运第47-48页
        二、陈瑄:明代漕运开创时代的丰碑第48-51页
        三、漕运总兵官的体制化第51-56页
    第四节 王竑与明代文官总漕体制第56-63页
        一、后陈瑄时代的漕运总兵官第56-57页
        二、王站总漕第57-60页
        三、总督漕运的文官体制第60-63页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三章 人群与结构:明代总漕的群体分析第65-85页
    第一节 明代总漕群体考述第65-75页
        一、总督漕运与漕运总督第65-66页
        二、总漕群体考第66-75页
    第二节 明代总漕群体结构分析第75-83页
        一、出生地背景第76-77页
        二、出身及任前职衔背景第77-79页
        三、任职期限第79-81页
        四、离职去向第81-83页
    本章小结第83-85页
第四章 博弈与演变:明代总漕与其他政府衙门的关系及其发展第85-130页
    第一节 总漕与漕运总兵官、漕运参将的轩轾统摄第85-97页
        一、总漕与漕运总兵官第85-94页
            1. 漕粮督运第86-88页
            2. 漕军管理第88-90页
            3. 河道治理第90-92页
            4. 地方民政参与第92-94页
        二、漕运参将的设与废第94-97页
    第二节 总漕与总河的聚分离合第97-110页
        一、总河诞生前的明代河道管理第97-99页
        二、总河的设置第99-100页
        三、总漕与总河的职掌冲突第100-103页
        四、两次合并第103-110页
            1. 万历五年的合并第103-106页
            2. 万历二十六年的合并第106-110页
    第三节 总漕与都察院、六部、淮安府的若即若离第110-117页
        一、总漕与都察院第110-111页
        二、总漕与六部第111-114页
        三、总漕与淮安府第114-117页
    第四节 明代总漕体制的动态演变第117-128页
        一、道格拉斯·C·诺思(Douglass C North)的制度变迁理论第118-119页
        二、总漕组织架构的演变第119-122页
        三、漕运规则的演变第122-125页
            1. 关于运法第122-123页
            2. 关于期限与责任追究第123页
            3. 关于加耗与折征第123-125页
        四、漕运制度执行的演变第125-128页
    本章小结第128-130页
第五章 著述与经世:明代总漕学术思想初探第130-171页
    第一节 明代总漕著作考略第130-141页
    第二节 漕、河之争的另一个视角:陈瑄与宋礼在明代漕运史上的地位升第141-153页
        一、天下之望与小节有亏第142-145页
        二、其功相若与其赏相当第145-151页
        三、得人与久任:漕、河偶像之争背后的经世理念第151-153页
    第三节 明代总漕经世思想初探第153-170页
        一、折征之议第154-158页
        二、海运之议第158-163页
        三、恤军之议第163-170页
    本章小结第170-171页
第六章 考镜与辨源:明代总漕个案研究第171-179页
    一、王竑捶奸事迹考第171-174页
    二、支运法创设考第174-179页
结语:明代总漕的历史地位第179-189页
参考文献第189-197页
后记第197-199页

论文共1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感知价值的移动支付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基于标签的信息嵌入与提取技术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