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英语缩略词表 | 第12-13页 |
前言 | 第13-17页 |
第一部分 大鼠肝微粒体、人肝微粒体和人UGT1A1重组酶孵育体系中胆红素及其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的HPLC检测方法建立 | 第17-38页 |
1 材料 | 第17-19页 |
1.1 药品与试剂 | 第17-18页 |
1.2 仪器设备 | 第18页 |
1.3 实验动物 | 第18页 |
1.4 溶液配制 | 第18-19页 |
2 方法 | 第19-21页 |
2.1 大鼠肝微粒体的制备 | 第19页 |
2.2 色谱条件 | 第19页 |
2.3 样品制备 | 第19页 |
2.4 样品处理 | 第19-20页 |
2.5 大鼠肝微粒体、人肝微粒体和人UGT1A1重组酶孵育体系中胆红素及其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的HPLC方法建立 | 第20-21页 |
2.5.1 专属性 | 第20页 |
2.5.2 线性范围 | 第20页 |
2.5.3 精密度、准确度和提取回收率 | 第20-21页 |
2.5.4 稳定性 | 第21页 |
3 结果 | 第21-35页 |
3.1 专属性 | 第22-23页 |
3.2 标准曲线和线性范围 | 第23页 |
3.3 精密度和准确度 | 第23-24页 |
3.4 提取回收率 | 第24-25页 |
3.5 稳定性 | 第25-35页 |
4 讨论 | 第35-37页 |
5 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二部分 大鼠肝微粒体、人肝微粒体和人UGT1A1重组酶孵育体系中胆红素葡萄糖醛酸结合动力学 | 第38-46页 |
1 材料 | 第38页 |
1.1 药品与试剂 | 第38页 |
1.2 仪器设备 | 第38页 |
1.3 溶液配制 | 第38页 |
2 方法 | 第38-39页 |
2.1 色谱条件 | 第38页 |
2.2 样品处理 | 第38页 |
2.3 胆红素葡萄糖醛酸结合动力学 | 第38-39页 |
2.4 动力学分析 | 第39页 |
2.5 统计分析 | 第39页 |
3 结果 | 第39-44页 |
4 讨论 | 第44-45页 |
5 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部分 常用中药注射剂及其组分对UGT1A1介导的胆红素葡萄糖醛酸结合的抑制研究 | 第46-99页 |
1 材料 | 第46-48页 |
1.1 药品与试剂 | 第46-48页 |
1.2 仪器设备 | 第48页 |
1.3 溶液配制 | 第48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48-92页 |
2.1 色谱条件 | 第48页 |
2.2 样品的处理 | 第48页 |
2.3 胆红素葡萄糖醛酸结合抑制试验 | 第48页 |
2.4 动力学分析 | 第48-49页 |
2.5 统计分析 | 第49页 |
2.6 丹参注射液和香丹注射液对胆红素葡萄糖醛酸结合的抑制研究 | 第49-54页 |
2.7 注射用双黄连对胆红素葡萄糖醛酸结合的抑制研究 | 第54-61页 |
2.8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对胆红素葡萄糖醛酸结合的抑制研究 | 第61-66页 |
2.9 注射用灯盏花素对胆红素葡萄糖醛酸结合的抑制研究 | 第66-69页 |
2.10 生脉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对胆红素葡萄糖醛酸结合的抑制研究 | 第69-74页 |
2.11 茵栀黄注射液对胆红素葡萄糖醛酸结合的抑制研究 | 第74-79页 |
2.12 复方当归注射液对胆红素葡萄糖醛酸结合的抑制研究 | 第79-83页 |
2.13 血塞通注射液对胆红素葡萄糖醛酸结合的抑制研究 | 第83-87页 |
2.14 清开灵注射液对胆红素葡萄糖醛酸结合的抑制研究 | 第87-92页 |
3 讨论 | 第92-98页 |
4 小结 | 第98-99页 |
全文总结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3页 |
综述:胆红素代谢及其调控研究进展 | 第103-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5页 |
发表或拟发表的文章 | 第115-116页 |
致谢 | 第116-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