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建国以来高校思政课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的演进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21页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第9-11页
    二、研究现状第11-18页
    三、研究内容第18-20页
    四、创新之处第20页
    五、研究方法第20-21页
第一章 建国以来高校思政课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的主要改革方案演变第21-31页
    第一节 “61方案”:正式确立“中共党史”第21-24页
    第二节 “85方案”:改“中共党史”为“中国革命史”第24-25页
    第三节 “98方案”:取消“中国革命史”第25-26页
    第四节 “05方案”: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26-29页
    第五节 改革方案演进的经验第29-31页
第二章 高校思政课中国近现代史科目三本主要课程教科书的内容设置以及变化第31-46页
    第一节 “中共党史”的内容设置第31-33页
    第二节 “中国革命史”的内容设置第33-35页
    第三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内容设置第35-37页
    第四节 课程教材主要内容设置的详略对比与经验总结第37-46页
第三章 高校思政课中国近现代史教育教学方法的变化第46-54页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教学方法第46页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学方法第46-48页
    第三节 改革开放初期的教学方法第48-49页
    第四节 90年代的教学方法第49-51页
    第五节 21世纪的教学方法第51-54页
第四章 高校思政课中国近现代史课程关于重大历史事件在不同教科书的阐述与评价第54-68页
    第一节 关于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的阐述与评价第55-56页
    第二节 关于戊戌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的阐述与评价第56-57页
    第三节 关于五四运动的阐述与评价第57-58页
    第四节 关于文化大革命的阐述与评价第58-60页
    第五节 关于重大历史事件评价的经验第60-68页
第五章 高校思政课中国近现代史课程设置的效果评价第68-79页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课程设置的效果,以文革时期为主第68-71页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课程设置的效果第71-79页
第六章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教育改革的启示第79-87页
    第一节 以鲜活的教学形式融入课程教学第79-82页
    第二节 从学生角度出发安排教学内容第82-84页
    第三节 以更多的教学课时提升教学地位第84-85页
    第四节 以优秀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学吸引力第85-87页
结语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2页
附录第92-11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第112-113页
致谢第113-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KRAS和BRCA1/2基因突变状态对卵巢上皮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下一篇:深圳市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职业高原现状分析及其与组织效果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