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3页 |
1.1 引言 | 第9-13页 |
1.1.1 ECAP制备工业纯锆的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1.2 工业纯锆变形行为的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1.3 锆的变形行为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 工业纯锆的塑性变形机理 | 第13-15页 |
1.3 影响工业纯锆塑性变形机制的因素 | 第15-18页 |
1.4 人工神经网络在金属材料塑性成形中的应用 | 第18-21页 |
1.5 研究目的 | 第21页 |
1.6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2 实验内容 | 第23-31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3-24页 |
2.2 实验技术路线图及实验内容 | 第24-25页 |
2.2.1 技术路线 | 第24页 |
2.2.2 实验内容 | 第24-25页 |
2.3 实验方案 | 第25-26页 |
2.3.1 确定退火温度 | 第25页 |
2.3.2 拉伸实验方案 | 第25-26页 |
2.3.3 压缩实验方案 | 第26页 |
2.4 实验数据的计算 | 第26页 |
2.4.1 延伸率的计算 | 第26页 |
2.4.2 应变速率敏感性计算 | 第26页 |
2.5 金相组织实验 | 第26-27页 |
2.6 扫描电镜实验 | 第27页 |
2.7 透射电镜实验 | 第27页 |
2.8 实验设备 | 第27-31页 |
2.8.1 电液伺服疲劳万能试验机简介 | 第27-28页 |
2.8.2 Gleeble-3500 热模拟实验机简介 | 第28-31页 |
3 工业纯锆的拉伸变形行为 | 第31-39页 |
3.1 退火温度的确定 | 第31-33页 |
3.2 不同应变速率工业纯锆的拉伸变形 | 第33页 |
3.3 工业纯锆的力学性能对比 | 第33-34页 |
3.4 拉伸断口形貌 | 第34-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4 工业纯锆的压缩变形行为 | 第39-51页 |
4.1 工业纯锆的流变应力曲线 | 第39-44页 |
4.1.1 粗晶工业纯锆的流变应力曲线 | 第39-41页 |
4.1.2 ECAP变形工业纯锆的流变应力曲线 | 第41-42页 |
4.1.3 ECAP + 350℃ 退火工业纯锆流变应力曲线 | 第42-43页 |
4.1.4 工业纯锆流变应力曲线的对比 | 第43-44页 |
4.1.5 工业纯锆应变速率敏感性的对比 | 第44页 |
4.2 工业纯锆的压缩显微组织 | 第44-46页 |
4.2.1 粗晶的压缩显微组织 | 第44-45页 |
4.2.2 ECAP变形的压缩显微组织 | 第45-46页 |
4.2.3 ECAP + 350℃ 退火的压缩显微组织 | 第46页 |
4.3 工业纯锆压缩后的表面形貌 | 第46-48页 |
4.3.1 粗晶工业纯锆压缩后的形貌 | 第46-47页 |
4.3.2 ECAP变形工业纯锆压缩后的形貌 | 第47-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51页 |
5 压缩流变应力的神经网络模拟预测 | 第51-55页 |
5.1 BP神经网络模型设计 | 第51-52页 |
5.2 预测值分析 | 第52-5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6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