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2 微波光子技术介绍 | 第11-13页 |
1.2.1 概述 | 第11页 |
1.2.2 微波光子技术在射频通道方面的优势 | 第11-13页 |
1.3 微波光子学在卫星射频通道中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4 论文研究意义 | 第16页 |
1.5 论文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6-19页 |
第二章 微波光子射频通道技术理论基础 | 第19-33页 |
2.1 微波光子链路性能指标 | 第19-21页 |
2.2 卫星射频前端通道技术 | 第21-23页 |
2.2.1 卫星射频通道 | 第21-22页 |
2.2.2 卫星接收机射频通道主要方案 | 第22-23页 |
2.3 微波光子频率变换理论模型 | 第23-27页 |
2.3.1 基于直接调制激光器的变频方案 | 第24-25页 |
2.3.2 基于外部调制器的变频方案 | 第25-27页 |
2.4 微波光子路由交换技术 | 第27-31页 |
2.4.1 光学开关技术对比 | 第27-28页 |
2.4.2 波长选择开关技术 | 第28-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资源共享的射频光通道方案研究 | 第33-53页 |
3.1 一体化射频光通道的架构 | 第33-35页 |
3.2 基于Cyclic AWG的微波光子本振分配方案 | 第35-39页 |
3.2.1 基本原理 | 第35-37页 |
3.2.2 仿真验证 | 第37-39页 |
3.3 本振共享研究 | 第39-41页 |
3.4 通道共享研究 | 第41-44页 |
3.5 一体化射频光通道实验仿真 | 第44-52页 |
3.5.1 仿真验证 | 第44-46页 |
3.5.2 本振共享实验验证 | 第46-50页 |
3.5.3 通道共享实验验证 | 第50-51页 |
3.5.4 通用性能指标测试 | 第51-5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射频光通道路由交换研究 | 第53-61页 |
4.1 射频光通道交换单元设计 | 第53-56页 |
4.1.1 光交换单元结构设计 | 第53-55页 |
4.1.2 支持广播、组播的路由交换方案 | 第55-56页 |
4.2 光交换软件实现 | 第56-58页 |
4.3 光交换系统演示 | 第58-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1-62页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