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符号说明 | 第15-1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0页 |
| 1.1 微流控芯片概述及应用 | 第16-18页 |
| 1.2 发展与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 1.3 微流控芯片成型材料、加工技术的选择与发展 | 第20-25页 |
| 1.4 封接方法的简介 | 第25-26页 |
| 1.5 前人所做的研究 | 第26页 |
| 1.6 光固化快速成型技术的介绍 | 第26-27页 |
| 1.7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7-30页 |
| 1.7.1 研究目的 | 第27页 |
| 1.7.2 研究内容 | 第27-30页 |
| 第二章 UV光固化微注射成型设备的研究 | 第30-48页 |
| 2.1 UV光固化注射成型设备的设计原则 | 第30-32页 |
| 2.2 模具部分的设计 | 第32-39页 |
| 2.2.1 模芯的设计 | 第34-37页 |
| 2.2.2 开合模与顶模一体化结构设计中气缸的选择 | 第37-39页 |
| 2.3 注射部分的设计 | 第39-42页 |
| 2.4 光源辐照系统的设计 | 第42-44页 |
| 2.5 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44-46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 第三章 UV光固化微注射成型效率及材料性能的研究 | 第48-68页 |
| 3.1 低聚物、单体、活性稀释剂的选择 | 第48-49页 |
| 3.2 光固化反应原理 | 第49-51页 |
| 3.3 光固化材料性能的研究 | 第51-55页 |
| 3.4 光固化成型效率的研究 | 第55-66页 |
| 3.4.1 光固化充模速率的研究 | 第55-59页 |
| 3.4.2 光固化固化速率的研究 | 第59-65页 |
| 3.4.3 设备经重新设计加工后光固化成型率率的研究 | 第65-66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 第四章 微流控芯片注射UV固化成型中缺陷形成机理及解决方案研究 | 第68-82页 |
| 4.1 可视化原理简介 | 第68-70页 |
| 4.2 可视化简易模具的设计 | 第70-71页 |
| 4.3 UV光固化微注射模塑成型的微流控芯片的典型缺陷 | 第71-72页 |
| 4.4 充模可视化实验研究 | 第72-77页 |
| 4.5 光照可视化实验研究 | 第77-80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 第五章 芯片液滴的形成及芯片的表征 | 第82-96页 |
| 5.1 十字结构液滴形成的模拟 | 第82-87页 |
| 5.1.1 模拟软件的介绍 | 第82-83页 |
| 5.1.2 软件模拟的意义 | 第83页 |
| 5.1.3 Comsol软件模拟过程 | 第83-86页 |
| 5.1.4 Comsol软件仿真结果 | 第86-87页 |
| 5.2 成型的微流控芯片的表征 | 第87-93页 |
| 5.2.1 透光度的表征 | 第87-89页 |
| 5.2.2 制品流道的完整性与一致性 | 第89-90页 |
| 5.2.3 制品的亲疏水性 | 第90-91页 |
| 5.2.4 制品功能的实现 | 第91-93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93-96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6-98页 |
| 6.1 结论 | 第96-97页 |
| 6.2 展望 | 第97-98页 |
| 参考文献 | 第98-102页 |
| 致谢 | 第102-104页 |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4-106页 |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106-107页 |
| 附件 | 第107-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