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2 开关电源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2页 |
1.2.1 开关电源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开关电源的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其主要工作 | 第12-14页 |
2 反激变换器原理及工作模式分析 | 第14-21页 |
2.1 反激变换器电路拓扑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14页 |
2.2 反激变换器的工作模式分析 | 第14-19页 |
2.2.1 完全能量转换模式(DCM)时能量传输分析 | 第15-16页 |
2.2.2 不完全能量转换模式(CCM)时能量传输分析 | 第16-17页 |
2.2.3 DCM和CCM两种工作模式特性分析 | 第17-19页 |
2.3 多路输出反激变换器结构及其特点 | 第19-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3 多路输出反激变换器交叉调整率的研究 | 第21-34页 |
3.1 多路输出反激变换器交叉调整率的基本概念 | 第21页 |
3.2 采用单环路反馈控制法时交叉调整率遵循规律 | 第21-22页 |
3.3 叉调整率影响因素分析 | 第22-33页 |
3.3.1 反激变换器次级电流上升沿对交叉调整率的影响 | 第22-24页 |
3.3.2 反激变换器次级电流在全周期内对交叉调整率的影响 | 第24-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多路输出反激变换器交叉调整率的改善 | 第34-43页 |
4.1 反激变换器次级电流波形上升沿的改善 | 第34-35页 |
4.2 采用输出电压幅值加权反馈控制法改善 | 第35-37页 |
4.2.1 电压幅值加权反馈控制法基本原理 | 第35-36页 |
4.2.2 电压幅值加权反馈控制法各路权重选择 | 第36-37页 |
4.3 RCD钳位电路对交叉调整率的改善 | 第37-40页 |
4.3.1 反激变换器中RCD钳位电路基本原理 | 第38-39页 |
4.3.2 反激变换器中RCD钳位电路设计原则 | 第39-40页 |
4.4 利用同步开关调节辅路输出电压 | 第40-41页 |
4.5 其他改善交叉调整率的方法 | 第41-4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5 机电路设计与实验结果分析 | 第43-61页 |
5.1 多路输出反激变换器样机设计 | 第43-53页 |
5.1.1 实验指标 | 第43页 |
5.1.2 反激变压器参数优化设计 | 第43-48页 |
5.1.3 RCD钳位电路参数优化设计 | 第48-49页 |
5.1.4 电流控制型芯片UC3845介绍 | 第49-52页 |
5.1.5 馈控制环路参数设计 | 第52-53页 |
5.2 系统电路仿真 | 第53-55页 |
5.3 实验数据对比与分析 | 第55-6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1-62页 |
6.1 总结 | 第61页 |
6.2 展望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 | 第66-70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 第66-67页 |
附录2 系统原理图 | 第67-68页 |
附录3 系统仿真原理图 | 第68-69页 |
附录4 样机PCB绘制图 | 第69-70页 |
附录5 物样机测试图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