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我国家事诉讼程序构建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引言第7-8页
第2章 家事诉讼程序概述第8-12页
    2.1 家事诉讼程序的含义第8-9页
    2.2 家事诉讼事件的特殊性第9-12页
        2.2.1 非契约性的人身属性第10页
        2.2.2 隐私性与公益性并存的双重属性第10-11页
        2.2.3 家事关系存在永恒性第11-12页
第3章 我国家事诉讼程序的改革现状第12-17页
    3.1 立法现状第12-13页
    3.2 试点法院的改革状况第13-17页
        3.2.1 试点法院改革的基本情况第13-15页
        3.2.2 试点法院改革中的问题第15-17页
第4章 我国家事诉讼程序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17-22页
    4.1 家事诉讼程序构建的必要性第17-19页
        4.1.1 由单一性走向多样性程序分类的趋势第17-18页
        4.1.2 家事纠纷事件的特殊性第18页
        4.1.3 家事案件数量大、类型多第18-19页
    4.2 家事诉讼程序构建的可行性第19-22页
        4.2.1 构建家事诉讼程序的理论基础第19-20页
        4.2.2 构建家事诉讼程序的实践基础第20-22页
第5章 我国家事诉讼程序具体构建第22-36页
    5.1 设置专门的家事诉讼审判机构与人员第22-25页
        5.1.1 家事审判机构的设置第22-24页
        5.1.2 家事审判机构专业人员的配备第24-25页
    5.2 以职权主义为主导的诉讼模式第25-27页
        5.2.1 职权主义与当事人主义的辨析第25-26页
        5.2.2 职权主义的具体运用第26-27页
    5.3 家事调解前置主义第27-31页
        5.3.1 家事纠纷之调解范围第28-29页
        5.3.2 家事纠纷之调解前置第29-30页
        5.3.3 调解员的专业化第30-31页
    5.4 家事诉讼之证据规则第31-32页
        5.4.1 举证难及证明力低的原因第31页
        5.4.2 破解举证难及证明力低的路径第31-32页
    5.5 着重对弱势群体的保护第32-36页
        5.5.1 未成年子女利益受到最小伤害第32-34页
        5.5.2 人身安全保护裁定制度第34-36页
结语第36-37页
致谢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氧化锌和硫化锌基可见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下一篇:刑事程序性司法审查机制研究--以非法证据审查程序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