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8页 |
1.1.2 理论意义 | 第8-9页 |
1.1.3 实际意义 | 第9页 |
1.2 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与范围 | 第9-14页 |
1.2.1 生产性服务业的定义 | 第9-10页 |
1.2.2 生产性服务业的特征 | 第10-11页 |
1.2.3 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 | 第11-14页 |
1.3 论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5-17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7-23页 |
2.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综述 | 第17-19页 |
2.1.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2.1.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8页 |
2.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8-19页 |
2.2 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影响综述 | 第19-23页 |
2.2.1 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的影响 | 第19-20页 |
2.2.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20-21页 |
2.2.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 | 第21-23页 |
3 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概况 | 第23-28页 |
3.1 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 第23-26页 |
3.1.1 服务业总体发展现状 | 第23-24页 |
3.1.2 生产性服务业总体发展现状 | 第24-26页 |
3.2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4 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的测度与分析 | 第28-37页 |
4.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测度指标及方法 | 第28-30页 |
4.2 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结果及特征分析 | 第30-35页 |
4.2.1 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规模 | 第30-33页 |
4.2.2 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专业化程度 | 第33-34页 |
4.2.3 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多样化水平 | 第34-3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5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第37-51页 |
5.1 研究方法 | 第37-38页 |
5.2 变量和数据说明及整理 | 第38-40页 |
5.3 单位根检验 | 第40-42页 |
5.3.1 单位根方法介绍 | 第40-41页 |
5.3.2 单位根检验结果分析 | 第41-42页 |
5.4 协整检验 | 第42-43页 |
5.4.1 协整检验介绍 | 第42-43页 |
5.4.2 协整检验结果分析 | 第43页 |
5.5 集聚规模、专业化及多样化对经济的影响 | 第43-45页 |
5.6 集聚规模、专业化及多样化对经济的动态影响 | 第45-49页 |
5.6.1 脉冲响应分析 | 第47-49页 |
5.6.2 方差分解分析 | 第49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1-56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1-53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53-55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