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

仿生·形态--参数化在景观设计中应用探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1.1 研究缘起第9-10页
        1.1.2 研究目的第10-11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1-13页
        1.2.1 参数化的发展第11-12页
        1.2.2 仿生形态的探究第12页
        1.2.3 参数化景观的兴起第12-13页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3-15页
    1.4 研究内容框架第15-16页
第二章 仿生景观形态设计的相关研究第16-25页
    2.1 仿生设计学相关理论第16-17页
    2.2 景观形态仿生设计基本依据第17-19页
        2.2.1 形态仿生设计对科学技术的推动第17-18页
        2.2.2 形态仿生设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第18-19页
    2.3 景观形态仿生设计特点第19-21页
        2.3.1 抽象艺术性第19-20页
        2.3.2 多重科学叠加综合性第20-21页
        2.3.3 无限再创造性第21页
    2.4 景观形态仿生设计方法第21-25页
        2.4.1 外在表皮的形态模仿第21-22页
        2.4.2 内在结构形态模仿第22-24页
        2.4.3 模仿形态合理化提升和变异第24-25页
第三章 参数化景观仿生形态设计生成机制第25-43页
    3.1 参数化发展的动力第25-26页
        3.1.1 景观设计自我驱动第25页
        3.1.2 数字引擎推动第25-26页
    3.2 仿生形态的设计生成因素第26-29页
        3.2.1 现象设计生成第26-28页
        3.2.2 图解设计生成第28-29页
    3.3 参数化仿生形态设计的逻辑关系第29-43页
        3.3.1 仿生形态逻辑关系第30-34页
        3.3.2 仿生形态算法逻辑关系第34-43页
第四章 景观仿生形态设计的参数化方法第43-66页
    4.1 参数化仿生形态的设计过程第43-44页
        4.1.1 找形第43页
        4.1.2 细分第43页
        4.1.3 重组第43-44页
    4.2 参数化仿生形态的设计平台第44-48页
        4.2.1 借助三维软件平台的参数化软件第44-47页
        4.2.2 参数化操作界面的软件第47-48页
    4.3 参数化仿生形态的技术操作第48-66页
        4.3.1 形态的视觉效应第48-50页
        4.3.2 思维逻辑的推演第50-51页
        4.3.3 新技术的运用第51-66页
第五章 景观设计中仿生形态设计的总结和反思第66-68页
    5.1 参数化仿生形态设计的思考第66页
        5.1.1 对自然形态的理解有限第66页
        5.1.2 技术理解的局限性第66页
    5.2 对仿生参数化景观的展望第66-68页
致谢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校园主轴线景观空间序列研究--以南京高校校园为例
下一篇:钢铁企业厂区景观环境设计研究--以马鞍山钢铁集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