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称有机小分子光伏材料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35页 |
1.1 太阳能电池 | 第9-13页 |
1.1.1 太阳能的开发与利用 | 第9-10页 |
1.1.2 太阳能电池的发展 | 第10-11页 |
1.1.3 太阳能电池的分类 | 第11-13页 |
1.2 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概述 | 第13-17页 |
1.2.1 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结构 | 第13-14页 |
1.2.2 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4-15页 |
1.2.3 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性能表征 | 第15-17页 |
1.3 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 | 第17-25页 |
1.3.1 有机受体材料 | 第17-18页 |
1.3.2 有机给体材料的设计原则 | 第18-21页 |
1.3.3 有机聚合物材料 | 第21-23页 |
1.3.4 有机小分子材料 | 第23-25页 |
1.4 溶液过程的有机小分子光伏材料 | 第25-30页 |
1.4.1 三苯胺类 | 第25-27页 |
1.4.2 吡咯并吡咯二酮(DPP)类 | 第27-28页 |
1.4.3 苯并噻二唑(BT)类 | 第28页 |
1.4.4 π桥键 | 第28-30页 |
1.5 不对称有机小分子光伏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30-33页 |
1.6 选题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33-35页 |
2 实验部分 | 第35-51页 |
2.1 仪器与试剂 | 第35-37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35-36页 |
2.1.2 实验药品 | 第36-37页 |
2.2 实验操作及药品的预处理 | 第37-38页 |
2.3 BHJ光伏器件的制作过程 | 第38页 |
2.4 有机小分子给体材料的合成 | 第38-51页 |
2.4.1 基于三苯胺给电子单元硼酸酯的合成 | 第38-42页 |
2.4.2 基于DPP吸电子单元溴代物的合成 | 第42-44页 |
2.4.3 基于BT吸电子单元溴代物的合成 | 第44-46页 |
2.4.4 目标分子的合成 | 第46-51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51-64页 |
3.1 有机小分子材料合成 | 第51-52页 |
3.2 热稳定性测试 | 第52页 |
3.3 DFT计算 | 第52-55页 |
3.4 紫外-可见光吸收测试 | 第55-58页 |
3.5 循环伏安测试 | 第58-60页 |
3.6 光伏器件测试 | 第60-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6页 |
附录A 终产物的表征 | 第76-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