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2-14页 |
1.3 多摄像机目标跟踪的技术难点 | 第14页 |
1.4 本文工作及主要章节安排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多摄像机目标跟踪系统相关技术概述 | 第16-23页 |
2.1 运动目标检测技术 | 第16-18页 |
2.1.1 帧差法 | 第16页 |
2.1.2 光流法 | 第16-17页 |
2.1.3 背景减除方法 | 第17-18页 |
2.2 运动目标跟踪技术 | 第18-19页 |
2.2.1 根据目标建模进行分类 | 第18-19页 |
2.2.2 根据目标定位进行分类 | 第19页 |
2.3 多摄像机目标交接技术 | 第19-22页 |
2.3.1 基于特征匹配的目标交接 | 第19-20页 |
2.3.2 基于摄像机标定和3D环境建模的目标交接 | 第20页 |
2.3.3 基于视野分界线的目标交接 | 第20-21页 |
2.3.4 基于目标模型的目标交接 | 第21-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基于SURF特征的视野分界线生成方法研究 | 第23-41页 |
3.1 引言 | 第23-24页 |
3.2 基于SURF特征的视野分界线生成方法 | 第24-30页 |
3.2.1 SURF特征点 | 第25-27页 |
3.2.2 特征点匹配 | 第27-28页 |
3.2.3 单应矩阵的生成 | 第28-29页 |
3.2.4 计算射影点 | 第29-30页 |
3.3 视野分界线生成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0-40页 |
3.3.1 实验结果及误差分析 | 第30-40页 |
3.3.2 实验总结 | 第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基于视野分界线的多摄像机目标交接算法研究 | 第41-60页 |
4.1 引言 | 第41-43页 |
4.2 运动目标检测 | 第43-46页 |
4.2.1 算法描述 | 第43-44页 |
4.2.2 算法流程图 | 第44-45页 |
4.2.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4.3 运动目标跟踪 | 第46-51页 |
4.3.1 算法描述 | 第46-49页 |
4.3.2 算法流程图 | 第49-50页 |
4.3.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4.4 目标匹配 | 第51-53页 |
4.4.1 目标区域性判断 | 第52页 |
4.4.2 目标距离计算 | 第52-53页 |
4.5 目标交接实验结果分析 | 第53-59页 |
4.5.1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3-58页 |
4.5.2 实验总结 | 第58-5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多摄像机运动目标跟踪原型系统实现 | 第60-74页 |
5.1 引言 | 第60页 |
5.2 系统的总体框架及模块划分 | 第60-61页 |
5.3 实验环境及假设条件 | 第61-62页 |
5.4 系统的关键模块实现 | 第62-65页 |
5.4.1 视野分界线生成的模块实现 | 第62-63页 |
5.4.2 运动目标检测算法模块实现 | 第63-64页 |
5.4.3 运动目标跟踪算法模块实现 | 第64页 |
5.4.4 目标交接算法模块实现 | 第64-65页 |
5.5 系统实现结果及分析 | 第65-73页 |
5.5.1 跨摄像机的运动目标选择 | 第65页 |
5.5.2 跨摄像机目标跟踪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5-73页 |
5.5.3 跨摄像机目标跟踪的实验总结 | 第73页 |
5.6 小结 | 第73-7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5页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74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