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天(宇宙航行)论文--航天仪表、航天器设备、航天器制导与控制论文--制导与控制论文--航天器制导与控制论文

空天飞行器再入阶段T-S模糊建及鲁棒H-infinity控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文中术语定义第8-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2-14页
    1.2 飞行控制方法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基于T-S模糊系统的智能飞行控制研究现状第16-17页
    1.4 再入飞行控制研究现状第17-18页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2章 T-S模糊控制及其数学基础第20-30页
    2.1 引言第20页
    2.2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第20-22页
    2.3 模糊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第22-23页
        2.3.1 模糊控制系统第22页
        2.3.2 模糊控制系统组成第22-23页
    2.4 T-S模糊建模原理第23-28页
        2.4.1 T-S模糊模型第23-24页
        2.4.2 数学准备第24-28页
    2.5 小结第28-30页
第3章 基于T-S模糊理论的空天飞行器再入模型的建立与分析第30-48页
    3.1 引言第30页
    3.2 基本假设第30页
    3.3 空天飞行器数学模型第30-32页
    3.4 零输入响应第32-36页
    3.5 仿射非线性模型的建立第36-40页
    3.6 ASV的T-S模糊建模第40-46页
        3.6.1 Taylor展开第40-41页
        3.6.2 关键变量及关键变量的关键点的确定第41-42页
        3.6.3 隶属度函数选取第42-44页
        3.6.4 制定模糊控制规则第44-46页
    3.7 ASV再入阶段的模糊建模的仿真验证第46-47页
    3.8 小结第47-48页
第4章 基于T-S模糊模型的空天飞行器再入姿态的鲁棒H_∞控制第48-64页
    4.1 引言第48-49页
    4.2 基于T-S模糊模型的鲁棒H_∞控制第49-57页
    4.3 外部干扰第57-61页
        4.3.1 L_2数第57-58页
        4.3.2 L_∞,H_∞范数第58-60页
        4.3.3 信号第60-61页
    4.4 仿真验证及分析第61-63页
    4.6 小结第63-64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64-66页
    5.1 总结第64页
    5.2 展望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类二连杆欠驱动机械臂运动控制方法研究
下一篇:一类混沌保密通信系统的同步控制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