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一) 典型案例 | 第11-12页 |
(二) 典型案例折射出来的法律问题 | 第12页 |
二、 探望权制度的理论考量 | 第12-18页 |
(一) 探望权的界定 | 第13-15页 |
(二) 探望权的性质 | 第15-17页 |
(三) 探望权制度确立的意义 | 第17-18页 |
三、 探望权制度典型立法例介绍及评析 | 第18-23页 |
(一) 探望权制度典型立法例介绍 | 第18-21页 |
(二) 探望权制度典型立法例评析 | 第21-23页 |
四、 我国探望权制度的审视与解读 | 第23-30页 |
(一) 我国探望权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23-24页 |
(二) 我国探望权制度的不足 | 第24-30页 |
五、 我国探望权制度的立法完善 | 第30-44页 |
(一) 确立儿童最佳利益原则为探望权纠纷解决机制的指导原则 | 第30-31页 |
(二) 适当扩大探望权的主体范围 | 第31-34页 |
(三) 扩充探望权的权利义务内容 | 第34-36页 |
(四) 完善关于探望权中止的规定 | 第36-37页 |
(五) 完善探望权制度的执行程序 | 第37-42页 |
(六) 完善探望权立法的救济措施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