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海求法:中日间的“法”文化交流
内容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 历史之旧局:日本渡海求法 | 第11-31页 |
(一) 日本国的形成 | 第11-14页 |
(二) 求政治上之变法 | 第14-23页 |
1. 制定冠位 | 第15-16页 |
2. 颁布宪法 | 第16-19页 |
3. 大化改新 | 第19-21页 |
4. 改革官制 | 第21-23页 |
(三) 求治国断狱之国法 | 第23-27页 |
1. 律令的编纂 | 第24-25页 |
2. 格式的编纂 | 第25-26页 |
3. 对中国法律合理的吸收 | 第26-27页 |
(四) 求学问之法 | 第27-30页 |
1. 文化的内涵 | 第27页 |
2. 日本文化的由来 | 第27-28页 |
3. 唐朝学问对日本的影响 | 第28页 |
4. 诗与法 | 第28-30页 |
(五) 求语言上之文法 | 第30-31页 |
二、 历史之新局:中国渡海求法 | 第31-37页 |
(一) 天意的转变 | 第31页 |
(二) 留学运动的兴起 | 第31-32页 |
(三) 留日学生对近代中国历史的影响 | 第32-36页 |
1. 留日著名人物 | 第33-34页 |
2. 留日学生在政界 | 第34-35页 |
3. 留日学生在出版界 | 第35-36页 |
(四) 日语对中文的逆袭:日本汉语 | 第36-37页 |
三、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