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目录 | 第10-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一、基本案情 | 第13-14页 |
(一)磋商阶段 | 第13页 |
(二)专家组程序 | 第13页 |
(三)上诉机构审议程序 | 第13-14页 |
(四)“合理期限”的仲裁程序 | 第14页 |
二、本案争议点的法律分析 | 第14-21页 |
(一)责任方的执行方式及复杂程度 | 第15-18页 |
(二)责任方行政措施的法律价值取向 | 第18-20页 |
(三)责任方行政措施的法定时间框架 | 第20-21页 |
三、本案仲裁涉及的理论问题分析 | 第21-28页 |
(一)以往仲裁裁决的效力问题分析 | 第22-24页 |
(二)仲裁的法定时限问题分析 | 第24-25页 |
(三)DSU 第 21.1 条与第 21.3(C)条的效力问题分析 | 第25-26页 |
(四)“合理期限”的参照标准问题分析 | 第26-28页 |
四、对中国的启示 | 第28-32页 |
(一)裁决作出前应积极履行义务 | 第28页 |
(二)强化研究和运用“发展中国家”因素 | 第28-30页 |
(三)完善《规章制定程序条例》和双反法的程序性规定 | 第30-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