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小麦条绣病新抗源筛选和四川盆地条绣菌冬繁区小麦品种抗条绣性评价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4页
   ·小麦与小麦条锈病第11-13页
     ·中国小麦栽培品种第11页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流行第11-13页
   ·小麦抗条锈病性研究第13-21页
     ·小麦抗条锈病性评价第13-15页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第15-19页
     ·中国当前栽培小麦的抗条锈病性第19-21页
   ·本研究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第21-24页
     ·目的和意义第21-23页
     ·技术路线第23-24页
第二章 小麦条锈病新抗源的筛选第24-38页
   ·材料与方法第24-26页
     ·试验材料第24页
     ·试验方法第24-25页
     ·抗病基因分子检测第25-26页
   ·结果与分析第26-35页
     ·抗源筛选第26-27页
     ·抗源抗病性分析与评价第27-31页
     ·抗源材料 Yr 基因分子检测第31-34页
     ·抗病基因分析第34-35页
   ·讨论与结论第35-38页
     ·讨论第35-37页
     ·结论第37-38页
第三章 当前四川盆地小麦品种抗条锈性评价第38-48页
   ·材料和方法第38-39页
     ·试验材料第38页
     ·试验方法第38-39页
   ·结果与分析第39-46页
     ·四川品种的抗病性评价第39-42页
     ·Yr26 分子标记检测第42页
     ·品种的抗病基因分析第42-46页
     ·Yr26 与品种的抗病表现第46页
   ·讨论和结论第46-48页
     ·讨论第46-47页
     ·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致谢第52-53页
作者简介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575A的细胞学观察及其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
下一篇:3例同核异质小麦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线粒体DNA差异的AFLP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