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霸王岭国家级保护植物分布格局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引言 | 第10-15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野外调查取样方法 | 第10-12页 |
·群落的分类和排序 | 第12-13页 |
·物种分布格局的研究 | 第13-14页 |
·种间亲和性和生态位研究 | 第14-15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5页 |
3 研究对象与调查方法 | 第15-20页 |
·国家级保护植物的确定 | 第15-16页 |
·野外调查方法 | 第16-17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17-20页 |
·物种重要值的计算 | 第17页 |
·植被分类和排序方法 | 第17-18页 |
·分布规律的研究方法 | 第18页 |
·生态位的研究方法 | 第18页 |
·种间联结性的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0-53页 |
·27个国家保护物种分布的基本情况 | 第20-23页 |
·群落分类与排序 | 第23-25页 |
·群落分类 | 第23-24页 |
·DCA排序结果 | 第24-25页 |
·国家级保护植物与地形因子的关系研究 | 第25-35页 |
·国家级保护植物与地形因子的分布规律 | 第26-31页 |
·国家级保护植物在不同群系中分布规律研究 | 第31-35页 |
·国家级保护植物的生态位研究 | 第35-39页 |
·霸王岭国家级保护植物重要值特征 | 第36页 |
·霸王岭部分保护植物的生态位宽度 | 第36-38页 |
·生态位重叠 | 第38-39页 |
·国家级保护植物的种间联结性研究 | 第39-53页 |
·海南油杉所在群落的种间联结性 | 第39-47页 |
·油丹所在群落的种间联结性 | 第47-53页 |
5 讨论 | 第53-59页 |
·群落的分类与排序 | 第53页 |
·地形因子对国家保护植物分布的影响 | 第53-55页 |
·不同保护植物的生态位 | 第55-56页 |
·种间联结性 | 第56-59页 |
6 结论 | 第59-61页 |
7 建议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附录 | 第68-76页 |
就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