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自主标准的UHF RFID读写器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RFID技术发展现状第12-14页
        1.2.1 RFID标准第12-13页
        1.2.2 RFID设备第13-14页
    1.3 本文工作第14-15页
    1.4 文章安排第15-17页
第二章 UHF RFID系统概述第17-26页
    2.1 UHF RFID系统组成第17-19页
        2.1.1 RFID系统组成第17-18页
        2.1.2 UHF RFID系统工作原理第18-19页
    2.2 UHF RFID系统能量传输第19-20页
    2.3 自主标准概述第20-22页
    2.4 UHF RFID读写器第22-25页
    2.5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RFID系统的功放预失真方法第26-43页
    3.1 功放的失真第26-30页
        3.1.1 功放非线性失真的提出与分析第26-29页
        3.1.2 常见功放预失真方法第29-30页
    3.2 一种自适应的、低复杂度数字预失真方法第30-37页
        3.2.1 预失真模型第30-31页
        3.2.2 预失真方案第31-37页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7-42页
        3.3.1 仿真验证第37-39页
        3.3.2 实际测试第39-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载波抑制第43-64页
    4.1 载波泄漏机理分析第43-47页
        4.1.1 载波泄漏的建模第43-45页
        4.1.2 载波泄露与接收机的线性度第45-47页
    4.2 经典的载波抑制方法第47-50页
        4.2.1 利用耦合器阻抗失配的方法第47-48页
        4.2.2 改进的耦合器阻抗失配方法第48-49页
        4.2.3 调制耦合端信号的方法第49-50页
    4.3 一种改进的载波抑制方法第50-58页
        4.3.1 载波抑制方案第51-54页
        4.3.2 载波抑制参数的计算第54-58页
    4.4 实测结果与分析第58-63页
        4.4.1 载波抑制效果第59-60页
        4.4.2 接收灵敏度第60-62页
        4.4.3 移动识别速度第62-63页
    4.5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4-66页
    5.1 工作总结第64页
    5.2 工作展望第64-66页
致谢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3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元论·对话·文化间哲学--雷蒙·潘尼卡对时代挑战的解释与回应
下一篇:基于蜜罐的联动安全防护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