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8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9页 |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9-11页 |
1.3.1 自来水中颗粒物的危害 | 第9-10页 |
1.3.2 自来水中有机物的危害 | 第10-11页 |
1.3.3 本课题的实践意义 | 第11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6 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第2章 研究方案与检测方法 | 第18-28页 |
2.1 技术路线与实验方案 | 第18-20页 |
2.1.1 实验方案设计与优化 | 第18-19页 |
2.1.2 实验方案与流程 | 第19-20页 |
2.2 检测方法 | 第20-25页 |
2.2.1 模拟管段水样不同粒径POM的获取、预处理与检测 | 第20-22页 |
2.2.2 总有机碳的测定 | 第22-23页 |
2.2.3 模拟输配水管段水样DOM的预处理与检测 | 第23-25页 |
2.3 实验设备与试剂 | 第25-26页 |
2.4 实验仪器 | 第26-28页 |
第3章 TOC检测反映水中DOC和POM的关系 | 第28-34页 |
3.1 DOC与POM的TOC值的相互关系 | 第28-30页 |
3.2 不同粒径范围POC的TOC对比分析 | 第30-3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4章 模拟输配水管道水中颗粒物与有机物赋存关系 | 第34-66页 |
4.1 输配水中DOM与POM的对比关系 | 第34-43页 |
4.2 不同粒径范围POM的对比分析 | 第43-59页 |
4.3 模拟输配水管道DOM与POM的沿程变化规律 | 第59-64页 |
4.3.1 模拟输配水管道DOM沿程变化规律 | 第59-60页 |
4.3.2 模拟输配水管道POM沿程变化规律 | 第60-6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5章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附录A | 第74-88页 |